新快报讯 1月26日下午,佛山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召开。会上,多位佛山市政协委员围绕热点话题,积极为佛山发展建言献策,其中,银发经济受关注 。
委员建言发挥佛山优势产业链
发现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
农工党市委会委员,农工党市中医院总支副主委吴智鑫关注银发经济的潜力,围绕“发挥佛山优势产业链,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作了发言。他认为,银发经济是大民生,我国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康、养、文、旅、服”等服务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新型需求。而佛山产业链完善,发展银发经济优势明显。
因此,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充分发挥佛山制造业优势,组建多学科跨专业科技创新团队,引进高端人才。二是发挥佛山第三产业集群优势,将佛山五区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相串联,发展“康、养、文、旅、服”,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新型服务需求。
三是充分发挥佛山中医药文化、医疗和产业优势,医养结合、医工结合,构建银发经济医养、康养智能化示范服务社区,开发适用于我国老年人的医疗设备、AI 智能化穿戴设备、健康食品、中医药保健食品、康复产品、智能化康复设施、健身设施、娱乐设施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优势。
四是发挥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全社会构建“尊老、敬老、爱老”的便民服务举措,打造“佛山银发经济示范城概念”。 同时,他建议佛山要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发挥佛山经济招商专班优势和佛山现有各高新区产业园优势,精准招商,补齐短板,给予政策扶持、避免重复建设。
南海多层次满足“老有所养”
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记者获悉,在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过程中,老年人在情感、文娱、教育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也同样不容忽视。对此,南海早已有所布局。
据悉,早在2015年,南海区民政局抢抓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机构,在全省率先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的养老“O2O”新模式。当年,平台建设获国家民政部批准为首批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工程。
除了基础设施服务外,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得到了重视。据南海桂城好孝心门店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接待不同家庭的父母时发现,很多人对老年人心理的了解尚浅,比如子女不了解正在老去的父母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认为老人在老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性格、情绪、行为等改变是“越老越不懂事”;而身为父母也不知道如何与小辈相处,对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在2024年1月17日,广东大智汇健康科技公司心理社区咨询站正式落户佛山南海桂城。该心理咨询站将针对不同家庭核心力量的具体需求和心理状况设计不同活动,为其提供“心理+生理”的一站式健康交流服务平台,与老年人进行“家门口”的心理对话。
目前,南海正在积极构建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截至2023年10月,南海建成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家,长者饭堂及助餐点26处,日托床位2100张,服务均等覆盖老人超35万人,促进养老事业稳步发展。未来,南海将进一步打造成熟完善的南海特色养老服务体系,让长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文/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