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16日,佛山市禅城区举办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正式发布“千年佛山·烟火岭南”文旅IP,推出《禅城区文商旅生态融合发展计划》,向社会发出岭南文化合伙人的诚挚邀请,持续提高禅城文化发展的岭南味、时尚感、年轻态和国际范。
会上,禅城文旅AI智能体“佛小禅”首次亮相,依托DeepSeek大模型技术,开启“超进化”时代沉浸式文旅新体验。21个重点文旅项目代表集中签约,涵盖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等重点产业;大会为首批岭南文化合伙人代表授牌。大会正式启动“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文旅精品体验区,助力禅城实现从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禅城力量。
“让我们共执文旅妙笔,在烟火升腾中续写千年传奇。”会上,禅城区委书记严冰表示,今后禅城要继续发扬“敢饮头啖汤”的精神,更好传承“千年佛山”历史文脉,激发“烟火岭南”现代活力,奋力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以城圈粉,禅城加速构建全域文商旅生态格局
禅城提出“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新IP,底气何在?事实上,佛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有5000多年前的河宕贝丘遗址、千年的佛山祖庙、六百年的琼花会馆、五百年窑火不断的南风古灶、三百年历史的仁寿寺、两百年历史的梁园,是全国著名的粤剧之乡、陶艺之乡、武术之乡、龙狮之乡、中成药之乡。千百年来,岭南文化在佛山绵延传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和动力,铸就了“四大名镇”“四大聚”的江湖地位。这是禅城发展文旅的优势禀赋,也是禅城提出“千年佛山”的底气。
会上,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涛发布《禅城文商旅生态融合发展计划》,该计划通过空间、环境、内容、服务、机制五大生态构建,构建“全时可游、全景创新、全新体验”的文商旅融合发展格局,为塑造“千年佛山,烟火岭南”城市IP目标提供支撑。
空间生态上,禅城区聚焦焕新公园、街巷、村落、锈带、滨水五类城市空间,利用“公园”+赋能,打造更多公园文商旅融合空间,吸引主理人打造更多格调街巷。内容生态上,围绕培育“六大新赛道”文旅新业态,禅城区以“八大精品”文化特色,创新“十大民俗”,通过三大类型“十大主线主题线路”将文旅新场景串联呈现,实施Show Plus计划,构建2+4+N演艺资源体系,打造演艺全产业链,每年举办至少1000场演艺活动,打造“大湾区演艺会客厅”。
环境生态方面,深化“公园+”创新赋能,重点推进文华公园、中山公园、青年公园、澜石记忆公园、活力新港公园开展“公园+”融合拓能试点运营项目,打造多元化活动场景,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幸福感。加强城乡环境治理,将绿水青山的“颜值”不断转化为文旅产业的“价值”。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年力争实现建设用地整理和产业导入3800亩。探索交通赋能文旅,完善城市交通慢行系统升级,探索人车分离,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出行空间。
服务生态方面,优化城市经营管理机制、城市营商环境软服务、文商旅活动审批流程、实施临街街户的经营划线管理工作指引和临时摆卖点的管理工作方案,支持夜市、市集等新型商业业态。继续深化“禅心办”政务服务品牌,成立文旅实体化招商办专班,加大“六大新赛道”和文旅产业的招商力度。优化文商旅活动审批流程,推动更多文商旅活动在禅落地。推出100万方物业空间,对艺术家、设计师、主理人等实行免租低租、流量扶持等政策措施。鼓励发人人参与,自觉当好禅城文旅的参与者、代言人、宣传员,共同讲好“千年佛山”的传奇故事,展示“烟火岭南”的时代风采。
机制生态方面,搭建“岭南文化合伙人计划”机制,鼓励在不同空间、不同场景为岭南文化的推广作出贡献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成为岭南文化合伙人,三年内推出100个以上的新增的非遗传人。与国内头部潮牌合作开展IP首秀,推动佛山首个非遗IP活化合作地,每年遴选100个文化赋能产业创新案例。打造主题线路机制,推出工业游、商圈游、古镇游三套精品阵地,创新开发“昼+夜”全时段产品,推动打造大湾区首个园林夜游品牌——梁园戏语夜游品牌建设,联动推出祖庙光影秀、岭南天地夜市、创意产业园livehouse等“夜游禅城”演绎项目。三年内打造chill流街巷8条、烟火村落5条、镬味美食50家。
另外,禅城区利用“离境退税”“港车北上”政策和外国人过境免签由原来144小时放宽到240小时多出的96小时机遇,制定推广“4896小时”计划,积极联动交通、文旅活动、本地住宿、特色餐饮等力量,推出主题旅游路线定制以及多语种服务、跨境支付适配等服务配套,满足多元化客群需求。
凝聚合力,同心共创“岭南烟火”美好未来
项目是推动全域文商旅生态融合的重点部分。当日大会上,一批“新场景、新业态、新玩法”的重点文旅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禅城,这些项目包括中山公园游乐运营项目、活力新港公园运营开发项目、 广府名医第一馆——岭南中医文化体验活化项目、传统文化焕新(拼酷)项目、禅城“非遗守艺人”传播项目、优戏APP项目、梁园戏语项目、佛山梁赞ip全球潮胜地项目等21个项目。
“00后对中国文化自信度高,偏好辨识度高的中国元素产品,例如佛山狮头、南狮等相关设计,市场反响热烈。”传统文化焕新(拼酷)项目主理人、东莞市微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祖峰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称,公司以酷炫金属以及创意的拼装吸引着许多年轻人,成功吸引16-29岁主力消费人群。“佛山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东莞是世界的‘潮玩之都’,两地若能实现‘文化+高端制造’的产业融合,就有望孵化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叶祖峰表示,企业计划结合禅城特色开发新品,拟在禅城岭南天地开设门店,“佛山如同文化富矿,蕴藏着大量可供产品研发整合的优质资源。”
作为咏春宗师梁赞后人,佛山梁赞ip全球潮圣地项目主理人、佛山市金诺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善碧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梁赞文化ip改造方案初稿已完成,将通过舞台剧、粤曲、动漫、电影等形式逐步推进,让更多人了解梁赞,了解佛山功夫。”其透露,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计划在佛山升平路旧址重建永生堂。永生堂原本是赠医施药的场所,希望通过重建发扬梁赞的医德与武德,借此推广咏春拳。该片区未来可能发展为“功夫街”,以梁赞纪念项目为核心,融合文旅和功夫饮食文化。
禅城“非遗守艺人”传播项目、中传文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杨透露:“当前在禅城重点推进两大工程:一是开展非遗传承人的传播推广;二是计划在传播基础上,由中国手艺网设立‘中国守艺人传承示范基地’,同时积极引进今年的‘中国守艺全国大赛’落地禅城区。”他强调:“市、区两级对文旅产业的高度重视及‘温度与格局并存’的治理理念,对外来企业营造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当日,禅城还启动了“岭南文化合伙人计划”。参与本计划的合伙人来自不同领域,包括香港入境旅游接待协会、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中国(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会、佛山创意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家级非遗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佛山粤海置地发展有限公司、香港艺人自媒体代表蔡淇俊等首批26个单位和个人。这些“合伙人”突出跨界融合赋能,为禅城文旅发展带来更多灵感与可能性。现场,禅城区委副书记李叶平向他们授予“岭南文化合伙人”牌匾。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禅城区南庄镇、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祖庙街道分别对“‘围,你好’城市休闲微度假目的地、艺术共创 城市共生——佛山美陶湾城市伙伴招募计划、张槎有趣,随时欢聚——解锁季华潮玩轴新趣处、漫游佛山古镇 领略千年文脉”进行发布,持续擦亮“一镇街一品牌”,通过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塑造文化辨识度,塑造近悦远来的“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蚂蚁集团支付宝发布禅城文旅AI智能体“佛小禅”,AI数字人将为来禅游客提供出行指路、预订酒店、导览景区、领取优惠等智能服务,开启AI赋能城市文旅新体验。
“让‘禅城烟火’升腾为‘湾区盛景’。”佛山市副市长文曦在大会上指出,立足新起点,禅城区作为佛山中心城区,当勇立潮头,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特色资源,打造文旅新标杆;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游客体验感;强化区域协同,扩大开放合作,让岭南文脉之光在“佛山之心”绽放时代华彩。
链接:
大会语录
当下的禅城,已经汇聚了56名文艺大家、189名非遗代表传承人、125名主理人、4.5万家文化类市场主体、数以十万计的文旅从业人员,大家都是“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的书写者、创造者,也是共享者、拥有者。禅城将不遗余力为大家创新创造、施展拳脚提供肥沃土壤、创造良好条件。
————禅城区委书记 严冰
数读禅城文旅成绩单
2024年,禅城区实现全年旅游人次增长23.4%、旅游收入增长32.9%、规上文体娱乐业营收增长40.8%,3项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获评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第一名,2024年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第8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5名、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20名。在2025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中,禅城区蝉联榜首,“佛山之心”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数读禅城文旅计划
大会对禅城区未来文旅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
2025年,禅城将活化文旅新空间30万方,举办不少于8场重大文旅体促消费活动,推出一批特色主题游线,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9%。力争2025年举办潮流赛事超20场,塑造潮流生活生态圈,三年内打造广佛“文商旅综合体”示范点10个,完成引进新业态项目100个。
2026年,禅城将打造10条重点示范街巷,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9%。
2027年,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6%、9%。五大全域文商旅融合区基本成型,完成引进文商旅新业态项目100个,打造“街巷有chill流、村落有乡情、美食有镬味、服务有温度”的烟火禅城。
文/胡睿 童美凤 杨荔雯 禅宣
图/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