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磅礴恢宏的气势、出神入化的光影、感人肺腑的情节……1月28日,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旁的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全新开业,历时300多天打造的大型光影沉浸式舞台剧《黄埔!黄埔!》也在该街区剧场首次试演。该剧沉浸式地重现了黄埔军校的百年风云和旷世豪情,讲述了熊雄、蔡光举、曹渊、蒋先云、谢晋元、戴安澜、左权七位先烈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热血故事,带领观众穿越军校百年时空,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黄埔百年,薪火永续。作为一所享誉世界的军事学校,被誉为“将帅摇篮”的黄埔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有凝重辉煌的一页。广州市黄埔区以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为契机,全新打造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深入阐释其丰富内涵,挖掘其时代价值,再现百年风云传奇,弘扬百年黄埔精神,激活文旅融合新活力,既可观赏沉浸式舞台大剧,又可体验军事文化之旅,还可品尝正宗深井烧鹅,为广州文旅再添一个“打卡”新地标。
看大剧:
一句“到黄埔去”瞬间点燃现场
1月28日上午,历时300多个昼夜,由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指导,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支持,黄埔文化集团出品的大型光影沉浸式舞台剧《黄埔!黄埔!》在黄埔军校剧场完成了首场试演。
该剧以黄埔军校历史文化为脉络,分为“主义之花”“国殇狂歌”“血肉长城”“大汉声威”“中流砥柱”五幕,运用全息投影、虚拟互动等多媒体技术,结合景观复原、虚拟现实、舞美灯光等现代声光电技术,回溯与凝望黄埔军校百年风雨,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搬上舞台,将他们的艰苦奋斗、深情厚爱、辉煌浓烈的人生“歌之、咏之、舞之、蹈之”。
尤其那句当年曾响彻神州大地的口号“到黄埔去!”,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让现场观众顿时血脉偾张、热血沸腾,仿佛随之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激情澎湃的时代,深切感受到了博大的家国情怀、革命情怀。
“这是我第一次创作此类题材的舞台剧,我第一次到黄埔军校采风时就深受震动。”该剧总制作人、总导演佟颜说,战争是宏大的主题,但是创作团队在剧中融入了很多感性的东西,从英雄的生活出发,表现他们对家人和孩子的爱,使他们的形象更具感染力。
“作为前期顾问,我认为这不仅是第一部黄埔题材、文旅性质的舞台剧,也是一次很好的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教育,”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罗丽说,“我今天看了演出,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感到非常热血和温暖。”
“这台戏的创作,是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引下进行的,”该剧的另一位学术顾问,广东省委党校原常务委员、副校长、文史专家曾庆榴评价,主创团队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做了认真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提炼,进而呈现出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各个英雄事迹彼此独立又互相串联,整体的舞台场面气势磅礴。
赏文化:
可随时来一场军事文化体验之旅
《黄埔!黄埔!》的演出剧场——军校剧场,是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剧场总面积为3304平方米,拥有616个座位,座位数量正好对应了1924年6月16日军校创办的日期。剧场配备了先进的舞台设备和音响灯光设备,舞台能满足舞蹈、歌剧、戏曲、话剧、交响音乐会及综艺汇演等各类型演出,为游客提供极佳的视觉、声场特效体验。
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坐落于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旁,沿袭了旧有功能布局和建筑风格风貌,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既保持着传统品格,同时又在引进业态和“微改造、精提升”中不断提档升级,深挖军校文化内涵,营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品美食:
深井烧鹅博物馆品尝正宗深井烧鹅
除了观赏沉浸式舞台大剧、体验军事文化之旅,在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还可以品尝到具有黄埔当地传统特色的美食。
位于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A2栋2楼整层的得胜楼,也是以中国千年军事文化为基底,提炼出以“胜”字为主题的核心元素,将历朝历代兵法、常胜将军等书籍、诗词和人物的相关典故在空间中巧妙呈现,为来自国内外游客带来“中国风”的文旅用餐体验。这里以广府传统粤菜佳肴为核心,有经典的广式烧腊,还有以黄埔军校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得胜面”“得胜糕”“得胜糖”等小吃,感受旗开得胜、决胜千里的奋勇豪情。
在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最让人食指大动的,莫过于位于A2栋1楼的深井烧鹅博物馆了。
据介绍,为深入挖掘长洲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黄埔军校主题文旅街区特别打造了深井烧鹅博物馆,向游客展示深井烧鹅传承700余年的烧鹅技艺与发展变革。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购买和品尝到正宗的深井烧鹅,还能一览深井烧鹅的历史沿革和制作过程。
文图: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李小萌 通讯员 杨晨 黄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