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超限超载一日不绝,治超工作一日不止。”1993年退伍的何耀明一直秉持着这样的坚定信念。从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公路路政,到公路治超,他已与公路为伴三十载,交通执法十余年。今年他依然坚守在春运治超执法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初心与担当。
春运开始后,各个工地都在利用工人春节放假前的时间赶工期,少数存在侥幸心理的工地盘算多装些货物外运以加快施工进度,这一段时间超限检测站进场的超限车辆数量增加比较快,对执法人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最近,广州交警引导一台8轴重型半挂牵引车进白云区人和超限检测点过磅,车货总重123.86吨,超限率高达152.7%。为了快速打击超限运输行为,尽快查清货物装载源头,何耀明马上带领执法人员对这台“百吨王”开展溯源调查。
调查伊始,何耀明和执法队员根据货车GPS轨迹和司机提供的源头地址,到货物装载现场调查取证,结果实地为一个建筑工地,现场无装载工人,找不到相关企业单位,司机和车队工作人员也一直含糊其词,不配合调查。无法确定“百吨王”装载单位,源头追溯一度陷入困境。
凭借着多年执法经验,何耀明马上走访了附近相关货运企业、堆场工地、建筑工地所属镇街。经多方联系,抽丝剥茧,迅速捋清建筑工地的权属关系,确定了实际经营单位。何耀明立马多次联系对方,“执法+普法”相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询问,最终确定货运源头单位,对源头单位开展调查、取证。
源头治超的目的是从根源上治理超限运输行为。春运前后,为了加大辖区重点路段、重点桥梁的治超执法力度,何耀明多次带队联合属地交警、城管部门,在夜间或者凌晨等泥头车常出没的重点时段开展联合治超执法行动,并对超限装载企业开展溯源调查。
“不苦不累,希望能够出点力,为大家守护好春运‘安全线’。”何耀明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交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