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数据多跑、企业不跑,小小的一张信用报告,省掉了企业来回奔波办理证明的大麻烦。记者日前了解到,自今年2月1日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全面推行以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取消“出具是否存在土地类行政处罚证明”公共服务事项。
政务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日前,周小姐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替所在公司申请办理“出具是否存在土地类行政处罚证明”业务。工作人员指引周小姐登录“信用广东”网站,经简单操作,一分钟不到,就打印好了该公司信用报告。
“现在信用报告可查询的范围包含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38个领域,不用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申请了,只需在网上一键打印就可以获得信用报告,非常便利。”周小姐感叹道。
据了解,以往企业在申请上市、贷款融资等过程中,需要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近三年出具是否存在土地类行政处罚证明30多宗。自今年2月推行以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以来,该局已引导3家企业使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企业只需登录“信用广东”网站,选择“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版)”查询模块,即可查询、下载关于企业的无违法违规记录板信用报告。
一张纸代替一摞证明,不仅减轻了基层部门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解决了企业在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中跑部门多、流程繁琐、耗时长等麻烦,减少了企业办事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
企业信用信息快速修复
上述改革的推行,使企业信用的作用更加重要,信用修复更是给了企业一个重新塑造信用形象的机会。2022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积极引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20例,助力企业重塑自身信用形象。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查询到信用报告有违法违规信息记录后,可通过主动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参加信用修复培训、提交信用报告等方式,纠正其失信行为,消除不利影响,及时向“信用广东”网站申请信用修复。信用修复完成后,失信信息将被及时移出,不再体现在信用报告中。通过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形成信用报告服务闭环。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离开了信用信息数据质量的保证,应用信用报告只能纸上谈兵。据了解,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做出、谁报送”原则,及时、准确报送公共信用信息。同时,优化信用信息归集方式,使用业务审批系统自动采集和推送信息来代替人工报送,提升“双公示”数据归集质效,确保“双公示”数据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均达100%,为提高信用报告的准确性、实现数据资源“一网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保障。自2022年以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已推送行政许可信息2263条,行政处罚信息80条。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白云规资宣 陈亮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