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提供综合助农服务的中和农信正式递表港交所。靠提供助农贷款起家的中和农信,贷款利率水平很高,但公司盈利能力不佳。此前吸引了诸多重量级投资者,但由于配发优先股涉及赎回条款,今年年末能否上市将对其至关重要。
贷款不良率低于农商行
中和农信是一家提供综合助农服务的企业,公司最早由农村贷款机构转型而来,农业贷款是其主要业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中和农信在面向中国农村市场的非传统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
从营收占比看,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中和农信来自于农村普惠信贷服务的收入为14.7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65%,这个比重远超其农业生产服务和农村消费品服务,两者分别占总营收的27.3%和7.5%。
中和农信提供的直接贷款利率不低,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中和农信的农村普惠信贷业实际贷款年利率可达到17.5%、17.9%和17.8%。同时,中和农信的不良贷款率较低,截至2023年9月末,其30天以上违约率、90天以上违约率分别为1.83%、1.38%,明显优于农商行的同期表现。
然而,这些并未给中和农信带来较好的业绩反馈,2021年和2022年,中和农信分别录得亏损3644万元和2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22.72亿元营收,录得净利润3.31亿元。
数据显示,营销费用是导致中和农信利润较低的最重要原因。2020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中和农信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比重长期高于30%,招股书显示,目前中和农信的乡镇服务团队都是从当地居民中精选得到,其还要求乡镇服务团队必须与其所服务的农户居住于同一乡镇等。
上市需求迫切
记者留意到,导致2021年和2022年业绩亏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产生较大变动,形成的亏损额占总营收比重超20%。
可赎回优先股的持有人包括全球最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美国德太投资集团(TPG)、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API、安大略省教师基金会全资子公司OTPP、中金公司全资子公司CWI、淡马锡等数家知名资本机构。
可赎回优先股的存在导致中和农信存在大量负债。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负债总额为129.8亿元,其中计息借款、已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可赎回优先股分别为35.6亿元、18.41亿元、63亿元,分别占总负债的27.4%、14.3%、48.5%。而同期中和农信的账面资金仅剩11亿元。
按照可赎回优先股的约定,在中和农信向港交所首次提交IPO申请后,赎回权不再可行使,但如果公司的IPO申请因任何原因遭撤销、拒绝、失效,或IPO无法于2024年12月31日落实,赎回权将恢复为可行使。若要回购投资者的股权,势必对中和农信的资金链造成冲击。
新快报记者 刘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