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3月20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广州赛区执委会(以下简称“执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赛区筹备工作。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广州将承办十五运会开幕式、残特奥会开幕式。
承办赛事最多的一个赛区
2021年8月,国务院批准广东、香港、澳门共同承办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结束后依惯例举办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首次多地联合举办全运会,也是全运会第一次走进香港、澳门。十五运会的举办将生动展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成就,充分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新面貌。
广州曾举办1987年六运会、2001年九运会、2010年亚运会,对城市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性、关键性、历史性推动作用。“截至目前,广州赛区执委会已实体化运作130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介绍,广州认真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举全市之力、全力以赴推动赛事各项筹备工作。
全运会是属于人民的盛会。朱小燚说,广州坚持办赛与兴城相结合,一体推进赛事筹备和城市发展,实施全市城市品质提升计划,将办赛和服务人民、促进发展相结合,将“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的办赛理念落地为市民朋友们“肉眼可见”的新变化。
“更为光荣的是,广州负责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两场开幕式。”朱小燚表示,广州将以展现国际水准、中国精神、岭南风韵、湾区魅力为目标,发挥广州优势,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努力呈现一场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值得一提的是,广州主动承接分别约占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比赛项目近40%和30%,是全省承办竞赛项目最多的赛区城市。
开幕式将呈现怎样的特色?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部常务副部长柯显东介绍,接下来广州将充分利用重要的时间节点,推出一系列大型体育文化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倒计时一周年、倒计时100天等活动。同时配合省执委会,在运动会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音乐作品、服装的发布,火种采集和传递,志愿者招募等方面,开展全民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
开幕式是全运会的重头戏。“回忆起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盛况,开幕式现场扬帆起航的巨轮、展翅翱翔的海鸥、独特新颖且富含民族文化元素的点火仪式,成为历久弥新的时代经典。”柯显东展望说,“时隔15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开幕式在广州举办,我们希望留下更加美好的记忆。”
柯显东表示,对此广州将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资源优势,突出“科技+体育+文化”的创新思路,以高水平策划、高水平编导、高水平演出充分展现创新元素、科技含量和文化软实力,生动呈现千年羊城、世界湾区、泱泱华夏的浩然文脉,力争将开幕式打造成为展现新时代、新文化、新科技、新生活的经典之作。
25个比赛场馆筹备情况如何?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和体育场馆的建设,对城市建设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的形成,就与六运会期间建成的天河体育中心和2010年亚运会期间建成的花城广场、海心沙广场和广州塔(“小蛮腰”)密不可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场馆和信息化部常务副部长唐仪兴表示,希望借本次全运会和残特奥会两个开幕式和众多比赛项目在广州举办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城市品质,推动城市新中轴线进一步南拓。
唐仪兴进一步介绍,截至目前广州赛区确定的比赛场馆共25个,包括省奥体中心、省人民体育场等11个省属场馆;天河体育中心、越秀山体育场等12个市属场馆;南沙体育馆和网球中心2个区属场馆。“场馆改造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正在推进施工招标,其中广州体育馆已于2月底开始改造。”唐仪兴透露说。
在场馆改造过程中,广州坚决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充分利用省属在穗场馆和广州市现有场馆,现有比赛场馆全部以维修改造为主。场馆改造过程中,将秉持弘扬大湾区精神、实现老场馆新活力、展现绿色低碳智慧三大理念。其中,通过改造使老场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休闲运动空间,是改造的一大目标之一。
以天河体育中心为例,通过保护和还原建筑原有的白色为主的建筑美学,利用二层平台,打通700米环形跑道。“天河体育中心每年吸引400万人次前来健身跑步,有110多个专业跑团进驻。但目前天河体育中心只有室外1000米的跑道,二层跑道充分利用后,可以形成一个空中环形跑道,建成具有岭南特色、适应岭南气候,集休闲与运动、商业一体的全天候体育公园。”唐仪兴说。
奥体中心将有一条800米的半室内跑道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罗建河参与了省奥体中心的设计与改造工作。谈及改造理念,他说本次全运会是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在场馆改造上和建筑设计上,我们一定要彰显出岭南文化特色,努力体现大湾区的文化元素。奥体中心广泛采用海蓝色系,场馆顶上有两条大飘带,我们通过屋面吊膜、灯光投影,表现‘新时代新飘带意向’,提升参赛和观赛体验。”
在满足比赛的要求与标准的基础上,奥体中心的场馆改造秉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场馆的二层原来仅作为消防疏散的空间,未来我们会把二层全部打开作为一个架空层,设计成一条800米的半室内跑道。未来无论是刮风下雨,大家都可以去这跑步。”罗建河说,“我们希望借全运会的契机改造更新这些场馆,让赛事简约精彩,赛后它们又能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