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树人家门人诗词选(七)
蔡景升,曾用名蔡景星,号樸斋。1940年11月出生,广州人。师从蔡泰然老师学习诗词,广州荔苑诗社社长。
摸鱼儿
桃花
怪东风、乱飐寒色,沉沉春意难舍。阳和雨足红方显,笑嬮溪头迎迓。春欲嫁。借几点、去年人面留春驾。燕支艳冶。任开遍潭边,高歌送别,目断汪伦马。
寻源事、见说渔翁老也。流传空说何价。九峰有幸欣同李,万斛愁怀都化。花树罅。见紫燕、凭梁相略新巢话。梦回细写,写山外烟云,溪边松竹,更写夕阳下。
水龙吟
睡莲
蛙声断续山溪,桃花摇落春痕老。蘋风乍起,村烟未散,此花开早。傍水溪湾,锦鳞潜叶,孤香怀抱。托晨光一线,金盘绿柱,花须乱,蜻蜓扰。
今日栏干斜靠。任勾留、暹岗昏晓。红尘未断,趋香有分,由人潺笑。随意簪花,偶然着眼,青枫红蓼。问重山、可有馀情待寄,徵商同调。
惊蛰
屋外柴扉挂薜萝,绿苔蠡印断经过。
拥阶落叶黄无数,带雨残花绿更多。
一扫沉霾今动蛰,重擂乡鼓自平和。
素心幸有人同调,珠水云山任放歌。
高阳台
春分
霎眼分春,无声布暖,薰风催换单衣。苏扇重拈,有人树底依依。周遭花发香如醴,问谁人、共赏芳菲。最消魂、蛤语清溪,萤点疏篱。
歌尘酒渍都消尽,想桃花门户,梦也披离。柳态莺歌,无心着意追随。于今学得闲中好,恨当年、立雪偏迟。趁如今、问道汾江,问道窗梅。
高阳台
新竹
傍水湾青,筛崖月暗,临流绿影千竿。一瞥潇湘,当年谁倚栏干。千年故事今犹记,记双妃、血泪斑斑。雨潇潇、滴漏篷窗,午夜听残。
箨龙有幸芹泥软,听蛰雷响处,初沐春寒。霁色朝暾,凭谁驻马同看。崖前水岸春风嫩,惹初回、紫燕争喧。更消它、香雪苍松,画里重圆。
木兰花慢
萝岗漫忆
看阳回一线,先布暖、向南枝。任风带馀寒,无妨雪蕾,偷绽香姿。吹白萝峰一角,者相逢、又是隔年期。慰我经年梦想,凭高百感相随。
闻香往事渺难追。好梦总相违。算春色撩人,夭桃浥露,烟柳笼堤。寻梅几多闲客,问几人寅夜醉相持。今日山光依旧,蹉跎岁月谁知。
甘州
农历五月初一澳口起龙船记之
又暌违三载现潜龙,夹岸尽欢腾。倩香茅艾叶,冥钱角黍,唤醒骚灵。千载怀沙旧事,消与世时清。故里一弯水,重展龙旌。
八十老翁擂鼓,奋健儿百楫,浪说娇矜。看今朝重午,不减旧时声。愿年年、榕阴柳岸,集乐园、摇曳斗旗轻。休言老、百年回首,屈指曾经。
木兰花慢
澳口随笔
城西环秀水,莺催晓、沐晨风。绕古木千株,林阴绿道,铭石街中。雍容。岸花香映,想新图彩笔也难工。古庙玄天管领,万家安度年丰。
文丛。九派和融。随荔苑、放蒙瞳。着澳溪、一片春风夏雨,步武文踪。情浓。画朋书友,展蛮笺共写乐园雄。聊寄木兰花慢,惹来万树花红。
五月初七龙舟访增埠村
好趁风和访近亲,龙舟催发揖芳邻。
情深增埠三江满,谊厚梅溪万载春。
醇醴金猪饲宋庙,冥钱角黍馈湘臣。
年年但得千桡发,放眼河清日日新。
水调歌头
山庄追月用东坡韵
掬月树阴底,望月仰中天。总工高士居主,相约在今年。银汉无言净洗,留待桂华苍翠,珍惜月光寒。俯仰皆无碍,天上与人间。
沛金风、沾玉露、枕云眠。青天一界,古月重瞆看新圆。今日重招旧雨,共听山根林语,茗酒不须全。几换山颜色,不变是婵娟。
朱永欢,1941年2月出生,世居广州。师从蔡廷辉学习诗词。
烛影摇红
早春赋感
轻暖轻寒,憩园淡淡梨香漫。柔条湖畔荡东风,梁上呢喃燕。似道归来未晚。惜流芳、春宽梦浅,玉颜辞镜,皓发盈簪,螺杯谁劝。
寄语天涯,岭南早已花枝灿。闲庭终日锁春光,无那笺凌乱。欲诉离怀别念。怕征途、云遮雨幻。寄梅三载,折柳三秋,雁书难盼。
渔家傲
冷月初升耆院静,暗香阵阵笼幽径。雪蕊冰魂枝干劲。怜瘦影、花痴岂独林和靖。
三弄玉龙君爱听,探寻香雪萝峰顶。隐士孤标梅秉性。同唱咏、时移境易空怀省。
浣溪沙
忆昔云山把臂游,茱萸压鬓喜还羞。青娥浅黛不知愁。
暑气未消先酿酒,金风初报候江楼。可怜依样白蘋洲。
浣溪沙
细雨寒风未稍停,清晨依旧雨霖铃。云屏瘦影怎安宁。
幸有多情莺与燕,携春冒雨入闲庭。百花含笑把春迎。
浣溪沙
半世辛劳不复陈,悲欢聚散尚留痕。纵多磨难作修身。
肉食锦衣非我愿,相濡以沫慰平生。由来天意不由人。
浣溪沙
似是时光被窃偷,瞬间白了少年头。几多心愿枉筹谋。
青涩疏狂皆往日,昏灯黄卷学潜修。登高览胜梦中游。
鹧鸪天
珠水云山一梦闲,侵寻岁月老朱颜。三生尘劫凭谁渡,久置焦桐为底翻。
人怠倦、意阑珊。当年志愿化云烟。如今只合吟清句,莫负余年惜鬓斑。
鹧鸪天
忆当年
春入闲庭百卉鲜,彩旗招展笑声喧。耆园喜接京城客,雅阁欣逢意外缘。
挥象管、展鱼笺。鑪香字暖慰心田。三秋点滴留笺上,霎那昙花梦亦甜。
鹧鸪天
策杖闲庭沐暖阳,桃花结仔杏花香。侵寻岁月颜趋老,转瞬韶华鬓染霜。
空有愿、愿难償,几多艰苦独承当。三生尘劫凭谁渡,万缕忧思诉上苍。
浣溪沙
甲辰年正月初五
燕语莺声破晓鸣,窗前柳色入帘青。轻裘柱杖访闲庭。
料峭春寒何足惧,桃红李白蕙兰馨。东君解冻百花荣。
贡晓光,1956年2月出生于广西,定居广州。师从蔡廷辉老师。广东省人民检察院退休干部。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老干部书画诗词摄影家协会会员。
七律
验核酸
楚庭千古核酸事,蓬帐遥封各路头。
夜半长街惊哨起,楼空怯月断魂游。
玻璃试管阴阳辨,坞竹棉签俯仰喉。
复履三年因绿马,唯收此寂待明秋。
注:绿马,指新冠病时的红黄绿码。绿码,代表健康。
从化明月山庄三首
山溪野池
壑月流溪过竹邻,拥池邀石问遥津。
渊鱼喋玦从容岀,白鸟窥魚不避人。
品水库大鱼
琼鱼一尾起天坑,荔木砂锅白水烹。
泼泼青鳞三五片,纤纤白腹半爿羹。
中分玉鲙寻鱼素,下点春葱去味腥。
吾本花城娇倩女,作何饕餮失安宁?
焖羊肉
刘郎昨夜入西厨,款洽肥羊肉脍酥。
不向花间芳草醉,偏邀皓月入冰壶。
望海潮
深中通道有感陈越副总工程师引领观看宏伟深中大桥
伶仃潮阔,珠江水出,长天挂落银龙。东起鹤桥,西停翠苑,深中首尾衔虹。波上荡风筝,岛中过猫道,深海途通。暮北朝南,复悠悠别去从容。
南沙夏柳依依,有风眠艇仔,塘濯蕉农。滨港渚烟,樯帆晚袖,陂园月下朦胧。今港澳明珠,砥淬珠三角,相携争雄。且待东西两翼,翔翮上梧桐。
注:深中通道,指的是连接深圳市、中山市的海上大桥。
声声慢
口罩
腮花隐匿,齿玉围封,沉鱼落雁貌失。广野高台非认,友生难识。三街六巷出入,只认它、去来持颐。擢素手,到而今、日日耳边相执。
疠疫当初遑急,惊乱处、费心破钞囤积。望着橱窗,十载怎能用毕?天教白蓝两色,整三年、不下面席。只负了、灼灼美颜太可惜。
河传
粤剧艺术博物馆
青袖,红豆。板腔起首,曲牌弹奏。二弦梆鼓响西关,戏班,几家名角暄?
尺波对望轩台雅。荔桥下,客泪珠儿洒。上西楼,只影愁,子喉,乍闻莺燕幽。
踏莎行
新丰云髻山
螺髻盘青,柳鬟泊雾,荔山放出红无数。春风嫩手蘸云烟,轻轻梳落丝丝雨。
古镇三衢,吊楼独木,数声添得黄鹂续。桐花径自解袍衣,为谁覆盖冰花路?
蓦山溪
有感日本临海倾泻核污染
环球赤道,千古深蓝好。朝奉浴金乌,晚轻撩、云娘纱罩。海垂穹鞠,洄洑万千星,曦月姣。恬浪淼,鱼美人歌袅。
东瀛有岛,咄咄倭人傲。核澥泛盈盈,太平洋、瘟虚祸啸。浊风污急,水烟动鱼龙,蕞尔国,今失道,天谴还将报。
行香子
秋意
月似卿卿,光若荧荧。正穿云、偷约风行。铺霜碾玉,裂水吹萍。恰黛山瘦,青霞远,紫烟泠。
花心憔悴,黄叶飘零。怕荷塘、雨打精灵。葬花天气,放浪阴晴。正半杯茶,半杯酒,半杯倾。
人物介绍
张采庵(1904—1991),名建白,广州番禺沙湾紫坭村人。早年毕业于广东大学。旋在庚戌中学、仲元中学及港澳等地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乡任紫坭小学校长。20世纪50年代初期,移居广州,在印刷厂任校对。张采庵向以育人为乐,长期从事诗词研究和诗词创作活动,为南粤著名诗人。
张采庵少时读书聪颖,对古文、诗词尤肯钻研,年轻时已有《待焚集》刊行。他才思敏捷,状物抒情,一挥立就。其诗清丽绝俗,汲唐追宋,朗朗上口,格律严谨,讲究用字,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采律”。广州沦陷,张采庵避地香港,常与文化名流雅集唱酬,其《秋燕六章》,寄寓忧国忧民的哀思,感人殊深。并与柳亚子唱和,名重一时。张采庵还写了不少斗志昂扬的抗日诗篇,如“髑髅灯下如虹剑,试计倭头有几何?”新中国成立后,张采庵目睹祖国日新月异,繁荣昌盛,主张诗歌“应随时代播芳馨”。氢弹试验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他热情洋溢地赋诗赞道:“塞外铀花依重水,云间仙乐渡飞星。”张采庵的诗作与人品,咸为人们称颂。他与刘逸生、徐续、莫仲予、陈永正有《岭南五家诗词钞》问世。张采庵还与人合写《南雅》《京粤诗词选》《梅月楼诗钞》及自编《春树人家诗简》等集传世。他亦精戏曲,创作有《司马题桥》,脍炙人口。
张采庵曾任广州荔苑诗社社长、广州市荔湾区政协诗书画室副主任和广州市荔湾区文联委员、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广州诗社副社长及翁山诗社顾问等。1991年10月26日在穗病逝。
录自《番禺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
总顾问:陈永正、张桂光
总策划:冯树盛
总统筹:林波、洪波
海报设计:李涛、胡修源
整理、编辑:黄晓霞、胡修源、潘璟璐、曾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