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SU7上市发售后,在获得市场高度关注的同时,出现部分消费者在维权平台上投诉称无法退定金,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3月29日,有支付小米汽车定金的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误锁配置,在订单外面点击按钮,提示按钮并没有明显告知不给退。因为看发布会讲能七天无理由退订,后面想取消发现没地方取消,去看才发现不能退定金,并称在小米汽车APP上没有二次确认,也没有手签确认。
此前的3月28日晚间,首款小米汽车正式发布,雷军揭晓价格,21.59万元至29.99万元,28日晚10点开始订购。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定金5000元,支付之后7天可以退订,之后就锁单排产,当时雷军甚至放出了一张消费者从支付到锁单到排产以及交付的流程图来解释全套流程。
3月28日晚间,小米汽车官方微博接连发文表示,“4分钟大定破万。7分钟大定破2万。上市27分钟,大定50000台。”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用的“大定”说法,与通常车企的“大定”略有差别。一般而言,所谓“大定”就是指无法退定金,被视为真正订单数据,所以车企常会用“大定XXXX辆”说法来宣传订单火爆程度。但按照小米的说法,小米的“大定”是属于7天内可退。
记者在小米汽车订单页面发现,在支付定金前,提醒了可以在168小时,即7天内随意修改,之后就自动锁定,“定金须知”还提到,可以提前主动锁定,锁定后就进入生产阶段,配置无法更改,定金不退。
在网上投诉的用户看来,他们“意外”提前锁单,也没有二次提示,导致无法退定金。不过,也有网友调侃称,这批想退定金的用户,并非有真实购车意图,或只是为了一个订单截图发社交媒体而已。
有媒体援引小米方面的回应称,定金7日内支持无理由退款,超过7日后,车辆配置会自动锁定,消费者也可以提前主动锁定配置的。一旦订单锁定,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配置无法再修改,定金不退。此外创始版现车配置已经锁定,消费者在支付2万元定金后,即锁单。
即便如此,小米汽车的开局依然算是颇为成功。小米汽车APP显示,5000辆小米SU7创始版已经全部售罄,创始版的定金为每辆2万元,且不可退,这意味着小米汽车仅创始版的定金就已收到1亿元。
由于只有初始版在4月初交付,标准版要等到4月底,Pro版本时间更晚,一些二手平台也开始转售小米汽车订单和创始版的F码(编注:与小米手机一样,F码无需等待可以直接购买),部分标价超过上万元。
定金/订金可别傻傻分不清
那么,这次很多人都发现,是“定金”而非“订金”,那么两者到底有何区别?哪个可以退,哪个不行?
为此,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他提到,在大宗消费领域,设置定金合同十分常见,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是否合法,是否允许退款,关键要看合同的约定。”
付建认为,在本事件中小米汽车在购车协议上明确了定金政策:“创始版支付2万定金后便锁定配置不可退款,其他车型支付定金后定金7日内支持无理由退款,超过7日后,车辆配置会自动锁定,消费者也可以提前主动锁定配置,一旦锁定,便进入生产阶段,定金不可退。所以小米汽车在事先已充分告知消费者购车规则,消费者在知情自愿基础上签订购车协议,这是合法行为,受法律保护。”
但若消费者认为自己权益受到损害,付建表示,消费者也可以向汽车公司咨询,或者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市场监管部门解决问题。
付建特别提到,消费者在消费时需要特别注意定金和订金之间的关系。“订金可以退,定金符合一定条件也可以退,订金是预付款或者先期支付行为,当交易失败时,给付订金的一方有权要求全额返还。而定金具有担保性质,其目的在于担保债权的实现,根据法律规定,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会丧失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则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网友评论:
来源:潮新闻、澎湃新闻、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