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农历三月初三是民间“北帝诞”,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上巳节”。4月11日上午,第十四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之“三月三·荔枝湾”——上巳春归 北帝诞 长桌宴活动在荔湾泮塘仁威祖庙正式拉开帷幕,大型民俗文化巡游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共同感受这场春日文化盛宴。
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重要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踏青、曲水流觞的节日。11日一早,几十名身穿汉服等具有中国传统元素服饰的舞者,结伴沿着荔枝湾游涌逛园踏青,向来往行人赠送鲜花香草,呈现古时祓禊场景。
在热闹的启动仪式过后,今年“三月三”活动的重头戏——大型民俗文化巡游正式开启。今年的巡游方阵既有突显西关本地特色的粤剧群英队伍、还有优雅美丽的西关小姐再现西关,以及代表广州、荔湾在地文化的泮塘五秀、麒麟舞、岭南木偶戏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人们在巡游中遍览西关情。不仅如此,今年的巡游队伍除了体现广佛一家亲的禅城武术队伍外,更有贵州惠水、梅州梅江、广西歌王等巡游队伍前来助阵,共同在荔枝湾畔为观众们献上特色的“绝活”。
巡游开始,打头的是泮塘醒狮队伍。拥有约900年历史的泮塘村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岭南文化,北帝诞、扒龙船、醒狮等民俗文化至今生生不息。村内有以狮会友的传统,每逢重大节庆,村民都会敲响锣鼓,舞起醒狮、彩龙来庆祝。
粤剧群英队伍中,可以见到英气十足的粤剧武生、美艳如花的粤剧花旦。“泮塘五秀”队伍,展示了泮塘莲藕、马蹄、菱角、茭笋、茨菇五种特色食材,让人们了解岭南水乡的乡风民俗。西关小姐巡游方阵中,西关小姐身着新式旗袍,非遗香云纱与西关元素在这里碰撞。
麒麟舞方阵踏歌而来,来自广州黄阁的麒麟舞,盛行已有100多年历史。民间将麒麟誉为“送福麒麟”,逢年过节挂麒麟灯,跳麒麟舞,唱麒麟歌,以兆吉祥。
贵州惠水与梅州梅江是荔湾区对口帮扶乡村振兴的兄弟县,本次他们一道来荔湾参与盛大的“三月三”活动。惠水方阵展现了别具一格的苗族芦笙、布依民歌、国家级非遗枫香染和布依服饰等艺术珍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江将客家文化带来荔湾,在巡游中尽情展现大襟衫、对襟衫、琵琶襟衫、长袍等特色客家服饰……
荔湾区作为广州“历史文化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2200余年的历史中造就了无数的文化街区、文物、历史建筑等。本次巡游让市民游客在饱览特色方阵表演的基础上,也能感受到荔枝湾秀丽迷人的水乡景色。
荔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荔湾区结合第十四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聚焦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建设,以更大规模、更高规格将“三月三”这一传统民俗节日传承发展,打造西关优质文化交流平台和品牌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范本。
据了解,第十四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之“三月三·荔枝湾”——上巳春归 北帝诞 长桌宴活动从4月11日持续至13日,每日皆有相关民俗活动,市民游客可前往参与体验。
小型民俗文化巡游(4月12、13日每天14:30-16:00)
三月三北帝诞传统民俗文化巡游。巡游路线:仁威庙→泮塘路→龙津桥→荔枝湾涌→至善桥→荔园→五秀桥→荔湾湖公园东门→泮塘路→仁威庙
汉服灯会夜市(4月11-13日每天14:00-22:00):
仁威祖庙前连续三天的汉服灯会文创夜市,将伴随着中心舞台的精彩演出而进行,夜市中将展示来自不同地方的非遗文化,融娱乐、文化、观光于一体,广邀民众参与其中,打破民俗文化、综艺娱乐、精神生活的壁垒,重构一体式的文化体验空间。
文艺演出(4月11-13日):
多场文艺演出也将于仁威祖庙广场和荔枝湾涌沿线日夜不间断上演,送上多元交融的民俗文化视听盛宴。包括岭南古琴、自然音乐、八音锣鼓、新中式弹唱、汉唐不倒翁、五音战鼓、熠燿龙狮、敦煌舞蹈等演出,还有名人文化交流采访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谢源源 通讯员荔宣
摄影:新快报记者毕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