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持续数日,韶关市武江区江湾镇发生多处山体滑坡,救援抢险进展备受关注。
记者从韶关江湾镇发来抢险救援最新进展:截至4月21日晚,通往江湾镇的道路已基本抢通,部分恢复通行,但部分路段宽度较窄,双向会车仍较为困难。
4月21日晚11时许,记者跟随车辆驶入此次受灾核心区韶关市江湾镇。沿途,记者看到路面两旁都是清理出的淤泥及掉落的树枝,部分路段有约20厘米深积水。
记者所搭乘的车辆在行驶至离江湾镇街道约一公里处停下,随后记者徒步进入镇区,沿途路面已基本抢通,大量运送物资、抢修水电信号的车辆赶往镇区。
4月22日凌晨2时许,记者跟车顺利返回龙归镇,沿途畅通。因部分路段抢通车道宽度相对较窄,偶遇对向来车时会车较为艰难,通行能力仍较为有限。抢险救援工作仍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经过多方努力抢修,截至4月21日下午,江湾镇已经搭建起应急通信设备,相关通信已经建立并保持畅通。
广东省防总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险情发生后,省应急管理厅等有关部门已调派专业抢险救援人员携带各类重型设备支援韶关,并连夜将1架直升机运抵韶关,利用可用天气开展救援。
截至发稿,直升机已开展人员运送工作,并将信号抢救维修人员及基站送达一线。
省应急管理厅还派出无人机保障小组,在韶关救援一线开展侦察,并搭载应急基站助力当地通信畅通。
韶关市调整防汛应急响应为Ⅲ级
据韶关市气象局预报,预计22日白天到夜间,翁源、新丰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地区小到中雨、局部大雨;23日多云间阴天,有分散阵雨。鉴于降雨形势总体减弱,根据《韶关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规定,韶关市三防指挥部决定于4月22日11时30分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调整为Ⅲ级应急响应。
雨势渐停,村民清理淤泥
4月22日上午,韶关市的雨势逐渐减弱并停止,韶关武江区龙归镇凤田村的村民也纷纷出来清理各家门口的淤泥。据凤田村的村民表示,这是近年来水量最大的一次水患,“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修建堤坝”。
龙归镇凤田村在龙归水北岸,由于地势较低,每当暴雨来临、上游泄洪,凤田村就很容易遭遇水浸。村民们透露,以前河水进屋的情况每隔几年会发生一次,但最近几年越发频繁。
据悉,2022年的5月20日和5月22日,凤田村两次发生河水漫进村里的情况。村民小平说:“那次,我们第二天刚清理完淤泥,第三天又来洪水了。”
2023年,凤田村没有发生水患,但今年,凤田村已经两次被水淹。“清明那两天,水淹过一次了,但规模不大,这次真的很大,水位最高的时候,快到腰了。”村民阿霞说。
4月20日,广东普降暴雨,龙归水上游山洪暴发,上游的电站被迫泄洪,洪水便沿龙归水的河道而下。在流经凤田村时,水位已经漫过了河道,导致凤田村被淹。村民纷纷表示,当天,整个村子都断水断电了。
村民赖姐说:“因为我们这里平时会储水,以备不时之需,但像这次这么严重的情况,也是我第一次见。”
水患为什么这么严重?许多村民认为,是龙归水的河砂被挖得太多,破坏了河床结构的稳定。村民大麦一边清理淤泥一边说:“以前,很多人在这里挖河砂往外运,去年秋天开始不让挖河砂了,但河道已经坏了。”
新快报记者经查询,武江区人民政府在2023年10月12日发布公告,对河道河砂设置了禁采区,其中就包括河长约34公里的龙归水。
村民认为,凤田村想彻底摆脱水患,龙归水需要在河道两旁修筑堤坝,“只有建了堤坝,河水才不会时不时漫进村子里”。
采写:新快报特派记者 王敌
图片:新快报特派记者 郭思杰
综合南方+(记者:黄叙浩 范永敬 叶志强 吴扬 郑新洽)、韶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