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6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宣布对波音公司的质量检查以及伪造记录问题展开调查。受该消息影响,当天美股盘中,波音股价短线跳水,一度跌近3%。
最近数月,波音客机发生内嵌式应急门脱落、引擎起火、轮胎掉落、冲出跑道以及机翼受损等事故,这家飞机制造商因此受到来自美国监管机构、航空公司和国会等方面的压力。另外,两名波音安全问题爆料人相继死亡的消息亦引起广泛关注。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波音展开新调查
当地时间5月6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波音公司展开新调查,原因是波音称其员工可能漏检了部分787机型。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表示,正在调查“波音公司是否完成了检查,以及波音公司员工是否可能伪造了飞机记录”。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787机型需要停飞接受检查。此外,波音公司正在重新检查所有在产的787飞机。
据美联社报道,负责787项目的波音高管斯科特·斯托克4月29日在邮件中告诉员工,一名员工在一次机翼与机身接合的测试中发现异常并向其经理报告。公司迅速展开审查,并了解到有些人违反了公司政策,没有进行规定的测试,却记录为该项工作已经完成。
斯托克称,公司及时向监管机构通报了情况,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波音的工程团队评估后认为,这次发现的不当行为不会立即造成飞行安全问题。
波音客机事故不断
今年以来,美国波音公司不同型号的客机频发安全事故,包括飞行途中门塞脱落、引擎空中起火、起飞时轮胎掉落等。
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机起飞后不久,机舱侧面一处门塞(内嵌式应急门)脱落。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2月20日向当地媒体证实,该公司一架执飞旧金山至波士顿航班的波音757-200型客机19日因机翼受损中途紧急降落,事发时机上有165名乘客,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
3月4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起飞后不久因发动机起火被迫返航。
3月7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发表声明称,一架飞往日本大阪的波音777-200型客机当天上午从美国旧金山起飞时发生轮胎掉落事故。
3月15日,美联航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机降落后发现机身外部缺失一块面板。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4月5日通报,其旗下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机4日因发动机起火被迫取消飞行,所幸无人受伤。通报说,这架客机航班号为1928,原定从美国得克萨斯州拉伯克·普雷斯顿·史密斯国际机场起飞。机组人员收到“发动机可能存在问题”的提示后,航班“安全停止起飞”。
两名波音安全问题爆料人相继死亡
不到两个月,两名曝光波音飞机存在生产质量安全问题的波音前员工接连身亡。
继曾多次爆料波音客机制造问题的波音前资深员工约翰·巴尼特今年3月疑似自杀后,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又一名曝光波音公司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的举报人乔舒亚·迪安4月30日“突发疾病”去世。
乔舒亚·迪安曾在波音公司机身供应商——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担任质量检测员。2022年10月,迪安发现737 MAX机型一个严重制造缺陷,但当他向管理层提出这一问题时,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和答复。
迪安去年4月被公司解雇,他认为这是公司的报复行为。他生前曾对媒体表示,公司向其他人发出信息“如果你太大声,我们会让你安静”。
此前,3月9日,曾在波音工作32年的约翰·巴尼特被发现疑似死于自杀。巴尼特生前曾向媒体爆料,由于波音飞机组装过程仓促混乱,一些工人没有遵守工厂的零部件追踪程序,导致有缺陷的部件丢失。有时为了不延误生产,甚至有人将废料箱中的不合格零部件安装到正在制造的飞机上。
巴尼特还曾提到,波音787型客机所适配紧急供氧系统的故障率测试结果达25%。这意味着一旦飞行途中发生紧急情况,每四个呼吸面罩中就可能有一个无法使用。
“从我到北查尔斯工厂的第一天,公司就一直在强调工期,‘快一点,我们着急让新飞机下线,工期落后了 ,我们没时间操心你提出来的那些事’。”
巴尼特的律师近期公布的起诉书副本显示,波音公司涉嫌多年来“报复”巴尼特,包括调低他的工作绩效评分、调离原团队、列入黑名单等。
“波音危机”映射出美国制造业的衰微
波音到底怎么了?分析人士认为,波音的生产和制造乱象问题由来已久。其企业文化早已从原本信奉的“管好质量”变成了“盈利至上”。
正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肖恩·普鲁奇尼基所说,当航空公司只关注利润而忽视其他方面时,迟早会发生安全问题。
美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也是造成波音飞机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
数十年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为节省经费,一直将部分本应由监管部门履行的飞机安全认证工作,外包给波音等飞机制造商。
美国运输部前监察长玛丽·夏沃曾说:“前一天你还在审核飞机,第二天你就为航空公司工作。你不可能对行业审查太严格,否则你离开监管机构后,就不会得到这样的肥差。”
不仅如此,不少美国前政府官员还甘愿成为企业的说客。根据无党派组织“公开秘密”的数据,2023年美国航空运输行业的游说资金总额超过1亿美元,共有1062名说客,其中64.97%是前政府雇员,排名第一的游说企业正是波音。
这就不难理解,面对波音接连不断的安全问题,美国政府为何至今没有给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出有力的监管及解决措施。
最新财报显示,波音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65.7亿美元,同比下降8%。而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波音公司总负债1510亿美元,总资产1343亿美元,已经资不抵债。
作为美国最大的单一出口商,波音的今天既是公司治理失能的结果,也是美国制造业整体衰退的缩影。分析人士认为,美元金融资本全球布局收割世界,同时也掏空了美国的实体产业,“波音危机”映射出了美国制造业的衰微。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新华社、中国证券报、总台环球资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