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大学生在选矿厂溺亡”令人揪心,事件不断发酵,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多方关注。
7月24日,新快报记者多次致电中金黄金证券部,无人接听。此前相关工作人员曾表示,涉事矿厂现在已经停产,正在抓紧处理善后工作,后续事情都要等主管部门的通知。
涉事矿企3人被抓
7月24日下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东北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处获得了一份最新的事故情况调查通报。通报显示,已初步查明的事故直接原因是浮选槽上方钢格栅板(规格1.2m*3m)一侧固定角钢焊缝存在陈旧性裂纹,当日受集中载荷后瞬间断裂,导致整块格栅板翻转脱落。据悉,格栅板是安装在浮选槽等设备上方或通道等处的金属网格板,起承载、防护隔离等效果,防止人员或物体直接坠入下方的设备或空间。
事故调查组发现,涉事企业2月份虽对格栅板进行过一次“局部更换”,但未对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事发平台日常承载标识缺失,未限定同时站立人数;学校与企业签署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未明确现场监护、限员和应急流程。
目前,涉事车间全线停产整顿;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当日监护人员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东北大学已启动校内问责,暂停所有赴矿山现场实习,并成立家属善后专班;企业与学校已同6名遇难学生家属全部取得联系,正依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生产安全事故赔偿办法》协商赔偿。
接下来,调查组还将完成现场勘查、资料封存、人员问询,形成技术鉴定和管理责任报告,并公布最终调查报告及追责名单。
知情人:学校组织的实习,与毕业要求挂钩
据媒体报道,7月23日,学校知情人告诉记者,遇难者是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学生。这是由学校组织的实习,与毕业要求挂钩。
公开信息显示,东北大学是“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另外,东北大学还拥有深部金属矿智能开采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
值得注意的是,据东北大学校友总会,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洲199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格栅板未起保护作用,反成 “罪魁祸首”
据媒体报道,遇难学生系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三学生。知情人透露,这是学校组织的实习,与毕业挂钩要求该专业五六十名同学全员参与。据此次遇难者的同学称:“浮选槽里面是矿浆,像泥石流,人掉进去根本动不了。”该学生还表示,其曾去过事发选矿厂:“平时除了检修,没有员工在机器旁。”他还提道,“浮选区员工平时也就二三十人,实习参观的时候学生加老师会比浮选车间员工多。如果是7个人站在(格栅)板上,可能板子会受不住。”
浮选槽是什么设备?有多危险?记者搜索到来源“科普大世界”的文章指出,浮选槽通常设计为大型容器,是矿物加工过程中的关键设备,承担着将有用矿物与脉石分离的重要任务。浮选槽内的矿浆不仅粘稠,而且可能含有腐蚀性物质,一旦人员不慎落入,将面临极大的溺亡风险。因为人掉入其中并不像掉入水中那样可以活动,落入装满矿浆的浮选槽中,人在里面几乎是无法动弹的,就好像人陷入全是湿泥巴的沼泽地中,越活动越容易向下沉,更何况里面有很多化学浮选剂,对人的呼吸乃至整个身体都有伤害性,有可能导致人很快失去活动能力。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指出事发于两台浮选机中间的位置空间较小,格栅板作为覆盖在浮选槽上方的安全设施,其设计初衷就是为了防止人员意外坠入。然而,在这起事故中,格栅板成了导致6名大学生坠落并溺亡的“罪魁祸首”。
天眼查显示:涉事公司风险信息总量超700件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4年,涉事矿企曾宣称浮选车间安全环保事故为零、职业健康事故为零、安全生产事故为零,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标。今年2月25日,“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微信号曾发文:浮选车间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此外,顺利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筛板更换、循环泵地面修复等众多改善作业环境技改项目,消除现场安全隐患。而就在7月16日的“中国黄金内蒙古矿业”官微一篇文章提到,7月11日,内蒙古矿业召开了上半年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旨在生产发展中把发展和安全统一起来……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被媒体关注后,7月24日下午,涉事企业已将包含“格筛板更换”“零事故”内容的上述推文删除。
新快报记者通过天眼查了解到,涉事的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成立于2005年11月,中金黄金持有其90%的股权。天眼查深度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风险信息总量有764件,其中包括合同纠纷、股权转让纠纷和劳动关系纠纷等。其中,2021年2月,呼伦贝尔市应急管理局在抽查检查中“发现隐患18条”,2021年7月“发现隐患9条”。2024年8月,内蒙古矿业的关联公司内蒙古金域凤形矿业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淘汰设备类”违反了相关安全生产法被处罚。除此之外,中金黄金旗下有多家公司曾因安全问题被罚。如2024年10月,中金建设包头分公司、项目部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雇佣并安排患有高血压的工人进行高处作业等问题被罚60万元等。
社会责任方面,记者注意到中金黄金曾被指ESG报告欠缺“含金量”,作为高排放的黄金行业,其碳排放数据披露尚未实现全覆盖。另外,中金黄金原董事长接受审查调查的事件,实质上牵涉ESG治理结构完善与监管有效性议题。中金黄金发布的ESG报告并未借此展现公司治理体系的优化进程,也未提及该事件对公司管治架构的影响评估。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中金黄金则指出注重营造安全氛围,并展示了各所属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现场,其中包括涉事公司内蒙古矿业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中金黄金成立于2000年,2003年8月,中金黄金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黄金第一股”。2025年一季报显示,中国黄金集团持有中金黄金45.84%股权。7月11日,中金黄金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归母净利润26.14亿元到28.75亿元,同比增加50%~65%。
受事件影响,7月24日,中金黄金股价一度跌超7%,收盘报15.19元,下跌4.41%,总市值为736.3亿元。
此前报道:
来源:新快报记者 涂波、每日经济新闻、扬子晚报、中青报·中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