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名校掌门人担起新使命,不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础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根基,关乎每一个人的一生,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关乎国计民生的未来。不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不懈追求。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引导学生成功的领路人,是陪伴孩子幸福成长的知心人,更是甘为人梯、静待花开的守护者。作为优质高中的“掌门人”,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他们如何带领广州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担起新使命,奋楫笃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
让学生既全面又创新地成长 助其到达想去能去的地方
寄语 教育需要创新,更需要坚守。好的教育,应该是让想走的孩子,走得更稳;想跑的孩子,跑得更快;想飞的孩子,飞得更高。我们学校要尽全力帮助孩子到达他想去能去的地方。华附坚持让学生既全面又创新地成长,努力让今后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孩子有着更远大的理想追求、更强的创新能力和更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也是华附人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
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全汉炎:
点燃学生心中“自我”的火 让学生唤醒自我成就自我
寄语 教育要回归本源,去功利化,教育的意义在于点燃一把火:让学生唤醒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这是教育的至臻境界。学生是完整的人,教育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社会、道德、伦理、创造性、精神各方面的发展。
广东广雅中学校长龙国华:
让人生一路飞驰 让优秀更优秀
寄语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旅程,中学阶段更是我们求学路上奠定基础的黄金时期,春风十里不如追梦自己,我想这就是对青春意义的最好诠释——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趁年轻美好,趁岁月静好,勤奋努力,刻苦拼搏,不负春光,不负韶华。祝同学们在9月能站在广雅校园更高处,让青春热辣滚烫,让人生一路飞驰!广雅,让优秀更优秀!
广州市第五中学校长裘志坚:
五中校园“百花齐放” 成全孩子幸福人生
寄语 学校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孩子们就像森林中的“小猴子”,自由地摘取自己想要吃的果实。这些果实就是学校需要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发掘自己的天赋,做到全面发展,特长突出,成全孩子的幸福人生。学校的发展理念就是“全面发展”。正是由于五中的“百花齐放”,她的特色才无法一言蔽之。而学校基于“成全教育”理念精心打造的“科雅育人”校本课程体系正是五中打开全面发展之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钥匙。
在广州五中,每一种发展可能,都会受到尊重;每一个方向的生长,都会得到激发;每一种能力,都能找到成长的土壤,让孩子的人生丰富,让不同爱好、潜质的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广州五中,有你更精彩!
广州市真光中学党委书记赵小成: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寄语 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是教育人为之不懈奋斗的教育理想、教育情怀、教育追求。真光中学将以“管理科学化,育人优质化,特色品牌化”为工作目标,聚焦抓质量,专注谋提升,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未来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政治站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加强学校规范管理,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广州市南武中学校长曲文国:
弘扬百年校脉精神 培育新时代创新型英才
寄语 “大南武”赓续百年责任担当,弘扬百年校脉精神,坚持用文化滋养有灵魂的教育,经历了从文化传承的时代到文化引领的内涵发展,从文化浸润的“拓潜教育”到文化驱动的“思维课堂”,还有文化共融的“国际理解教育”,以及CCAE科学高中部的科学教育特色,南武的创新改革探索之路从未止步。我们始终以昂扬姿态,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上开辟发展新空间,坚持“古风·蓝韵”办学特色,持续打造“CCAE科学高中部”“达微班+岭南班”等特色品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勇担当、敢作为、富有行动力和创造力的“善思雅新”南武学子。百年南武,与你相约,悦见未来!
广州市铁一中学校长黄连生:
铁一优秀的不只是成绩 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寄语 铁中铮铮,一众佼佼,优秀的不只是成绩。广州市铁一中学始终践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坚定学子的理想信念,开展红歌合唱比赛、红色研学等爱国主义教育,筑牢学子的家国情、报国志;激发学子的创新思维,大力发展五大学科竞赛,培养拔尖创新的一流人才,特别是奥信队3人入选省队,发展迅猛;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效率,有效教学,高效备考,以老师的奉献与钻研,助力中高考成绩优异,一举破“九”,久“九”为功;搭建学子的个性发展平台,管弦乐、合唱、舞蹈、健美操、定向越野、篮球、足球、游泳、击剑等体艺专业队摘金夺银,闪耀各类舞台;劳动教育进课表,美食烹饪、中医推拿、居家收纳等内容应有尽有。
广州协和学校校长何冠南:
着眼课程领域改革 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寄语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课程是高品质学校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校品质的第一要素,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六和”课程体现了协和文化的个性,着眼于课程领域的改革,突破了学校发展的瓶颈,实现了协和文化建设的新价值,是协和育人体系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了学生的共性要求,满足了学生的个性期待。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或许,协和就是最适合你成长与发展的那所学校!
广东华侨中学校长李子良:
让每一位学生适性扬长 成为“最强的自己”
寄语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让每一位学生自主选择,适性扬长,让每一颗种子找到自己的潜能和方向,按照自己的特性去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成为“最强的自己”。
依托九十四年教育根基,广东华侨中学不断传承广州老城市新活力,乘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东风,全面构筑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生发展指导体系,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步伐,形成“普通高中+港澳子弟班+国际课程班”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办学格局,教学质量、办学品位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
广东仲元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邓胜旺:
以爱国爱民的“君子精神” 涵养新时代的君子人格
寄语 鸿鹄振翮绝四海,青春扬帆战六月。又是一年中考时,三年的拼搏与沉淀,在此刻化作从容迈向未来的坚定步伐。奋斗成就梦想,青春荣光闪耀绽放。时光荏苒中,你们即将掀开人生新的篇章,当秉承幼志,修奋跃而上。历代仲元人高擎“养浩然之气,扬君子之风”办学理念,用爱国爱民的“君子精神”从严治校,守至中至正之道,养至大至刚之气,沉淀蕴蓄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薪火相传。立志正心、立德修身、立行有为,此为仲元君子的成长目标。欣逢大时代,广东仲元中学愿举全校之力构建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照亮莘莘学子奔赴梦想的道路,向清华园、未名湖畔以及大江南北的知名学府输送更多仲元英才。
广州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胡革新:
赓续“第一精神” 传承“院士风范”
寄语 全力以赴,青春无悔。那些堆叠成山的本子,记录着你奋笔疾书的印记;那个教室里的钟表,见证过你分秒必争的努力;那个夹杂着阳光与青草味道的操场,留下过你奋力向终点冲刺的汗水。属于中考的那个夏天即将变成昨天,但未来仍会有无数个与内心一样炽热的夏天与你相拥。带上理想与信念、自信与坚强、勤奋与努力,与广州市第一中学相遇。同学们,广州一中真诚地向你发出邀请。今年9月,愿与你携手,赓续“第一精神”,传承“院士风范”,聚焦高质量发展,勇攀新高峰,尽显青春风采。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校长欧阳国防:
为了每一个生命的自我实现 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终身发展
寄语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回过头看,初中三年的寒窗苦读,有波涛汹涌的激荡,有静水流深的酝酿,都在稀松平常的求学日里,标记了无数有价值的时间刻度。现在,你们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折。志存高远是你们不变的青春底色,逐梦筑梦是你们不懈的追求,实现超越是你们与命运的较量。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始终秉承着“为了每一个生命的自我实现,为了每一个生命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海纳百川的襟怀、勇于创新的气魄、脚踏实地的作风、锐意进取的精神、止于至善的追求,全力打造广州东部教育“桥头堡”。欢迎你加入八十六中,与我们一起,去增加生命的厚度。
广州市天河中学校长曾建辉:
培养厚德、博学、敏行、致远的现代中学生
寄语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天河中学秉承“成长教育”的办学思想,不断打造“为成长奠基”的创新型学术型现代化中学。天河中学厚植浓郁的书院文化,加强内涵发展,注重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致力于培养厚德、博学、敏行、致远的现代中学生。天高云淡,诗意青春,欢迎你报读天河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李延彬:
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寄语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广州四中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
百年四中守正创新,红色四中培根铸魂,广州四中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秉承“执锐志四方”的校训,以传统文化润泽好教育;凭内涵发展追求更卓越,百年历史沉淀,世纪作育英才。
愿你们不负青春韶华,在四中奋斗、成长,激扬生命,自主发展,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校长罗锐杰:
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底蕴以科技见长的创新型人才
寄语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创立于1946年,为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总校,现集团下辖10所成员校,已成为“广东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学校是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是首批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校,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支撑校。办学实力雄厚,致力于建设智慧型高品质学校。
学校为纪念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一代儒家宗师伍庸伯先生而建,现建有庸伯书院,传承“爱国献身、传道济民”书院文化,秉承“教育,为了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底蕴、以科技见长的创新型人才。近年来,学校借助“智慧教育”的东风,发展迅猛,高优培养增值率稳居广州市前列,成为广州市培养能力最强的区属“龙头”学校之一。
祈福英语实验学校校长郑小兵:
唯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提供幸福的教育
寄语 二十年如一日,我坚守着我的麦田。即使工作琐碎繁杂,内心兵荒马乱,也丝毫不会影响我站在讲台上的气定神闲、激情飞扬。因为教育对我来说,是件幸福的事情。
我坚信,唯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提供幸福的教育;唯有幸福的教育,才能培养幸福的孩子。做幸福的教师,眼里有学生,心中有梦想,胸中有情怀,腹中有诗书,生活有色彩。
我——幸福教育的实践者和追随者!
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校长祝小领:
弘扬教育家精神 促进高质量攀升
寄语 教育是科学,是情怀;也是探索,是担当。
一所好学校当以问题为课题,视成长为成果,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实干家作风,助力师生共同健康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的高质量攀升。
广州市庆丰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陈锦元:
回归教育原点 关注孩子个性成长
寄语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教育模式,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让教育“慢”下来,回归教育原点,走进孩子五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关注孩子千姿百态的个性差异,细心呵护,用心浇灌,精心引领,让每个孩子健康、幸福、快乐,努力攀向自己的人生高峰,做最美最好的自己。
广州龙涛外国语学校校长王文彬:
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
寄语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全体龙涛人紧扣时代脉搏,坚持“质量立校,育才报国”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提质,清华北大人数翻番,各种喜讯接踵而至,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与支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未来,广东龙涛教育集团将以更加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打造更多高品质名校,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广州乃至广东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校长万清华:
“符合+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学校
寄语 每个孩子,都存在无限发展的可能。“符合+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什么是“符合”呢?就是学校教育要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而不能拔苗助长,或以牺牲学生的健康、快乐为代价。
什么是“适合”呢?就是能最有效地激发其发展的兴趣及潜能,当然也取决于孩子的性格特点、喜好特长以及家长和自己对人生的期待,更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育方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校园环境、管理水平等。
广州市香江中学、番禺区香江实验学校、增城区香江学校三校总校长邹连文:
精育人才,卓越发展 让每一个孩子都长成参天大树
寄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和灌输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唤醒孩子心灵中的真、善、美;唤醒孩子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
广州市香江中学一贯坚持“精育人才、卓越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德育为先的良师团队,双轨并行的特色课程,启迪孩子的智慧,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挖掘孩子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社会责任、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
学在香江中学,成就卓越人生。
广州市为明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王礼维:
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 对孩子一生负责
寄语 一所好学校,不仅要让孩子有“好分数”,还要为孩子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选择,广开渠道,以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引领他们自信地迈向未来,成为最好的自己。广州市为明学校,始终恪守“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教育,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让“兼容教育”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欢迎加入广州为明这个大家庭,这里是你们展翅高飞的起点,也是实现梦想的舞台。期待你们在这里全面发展,勇攀高峰,成为最好的自己,书写青春的华章!
广州思源学校校长张忠福:
办师生向往的学校 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寄语 广州思源学校秉承“办师生向往的学校,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方向,以“管理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特色亮校”为发展战略,以“小学特色化、初中优质化、高中多元化”为发展方向,以科技、艺术、体育、国际教育为办学特色,以生涯发展、项目研究、研学旅行、大学选修、选课制、导师制、走班制等为培养方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未来社会引领者。
学校不仅要“分数”,更要追问“分数”是怎么得来的,还要追问“分数”之外学生还得到了什么。学校恪守规范,开足开齐开好所有课程,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需要开设校本课程,让校园充满笑声、歌声、掌声、呐喊声,让学校成为师生向往的美丽家园。
广州市海华高级中学校长王彩霞:
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花开的机会
寄语 广州市海华高级中学一直秉承“宽教育”的教育理念,让视野更宽,与梦想更近是教育的追求;择高而立,向宽而行是教育最舒展的姿态。坚持将“宽教育”的理念深度融入学校的特色发展之中,推进宽德育、宽课堂、宽学习、宽管理。宽教育是以宽为手段和以宽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之实践样态,对于学生而言,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在细节情境中去感悟和体验,让学生成为一个“有宽度的人”。
同学们,未来三年,海华高级中学的舞台属于你们,愿你们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勤学善思而不自满,全面发展而不懈怠;让自己从平凡变为优秀,从优秀变为卓越。
(以上排序不分先后)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