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24日上午,2024年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5.25”现场会在海珠区怡乐路小学举办。现场会设置了专家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青少年解忧集市,海珠区800余名师生参加,助力青少年感知情绪,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培养积极阳光的心态。活动由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共青团广州市海珠区委员会主办,广州市海珠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广州市海珠区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广州市海珠区怡乐路小学共同承办。
专业培训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设置了面向海珠区各中小学心理教育老师的专题讲授,包括理论讲解和授课示范,为老师后续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增知赋能。
会上,海珠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协会的陈晶副会长开展《青少年“心”声背后的潜台词》专题讲座,帮助老师更好识别和解读青少年自我表达背后隐藏的情绪。海珠区童心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刘婕雨老师与怡乐路小学五年2班的学生在现场开展了一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压力温度计》,让老师通过观摩学习,了解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自我释压、有效减压,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调适能力。
聚焦青少年群体,持续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自2022年启动“青春不烦恼”项目,海珠区团委依托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团属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及志愿者,共同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帮扶体系。通过平台枢纽整合资源,为有需求的师生提供心理健康专业服务。
“‘青春不烦恼’项目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驾护航提供了坚实支撑。”广州市海珠区怡乐路小学校长吴洁辉介绍,项目至今走过第3个年头,活动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青少年解忧集市”就是一种创新探索,通过设置多元化的游戏活动摊位,结合打卡摊位获得印章的方式,寓教于乐,让青少年既能在娱乐游戏中减压放松,也能通过体验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
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多,“摊位都很新鲜、很有趣,还能和同学组队参加,我玩得很开心。进行活动时工作人员会介绍怎么释放情绪,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情,还学到了一些管理情绪的好办法。”一位五年级学生在解忧集市上分享了感受。
解忧集市构建学生情绪表达释放新空间
此次青少年解忧集市围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情绪管理与表达、心理健康资源三大板块开展,设置了多种互动游戏。“情绪红绿灯”“击碎压力墙”“疗愈圆圈画”“情绪风火轮”等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摊位吸引了大量学生打卡参加。解忧集市让同学们在趣味游戏中减压放松,扫除烦恼,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的快乐,同时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引导青少年管理情绪,正向表达情绪和需求,收获健康的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
海珠区“青年地带”驻校社工服务项目主任唐珍妮介绍,“解忧集市充当的是前置教育和预防的角色,防微杜渐,避免学生心理压力持续累积。我们未来将在更多学校推广解忧集市这一活动,丰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形式,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支持氛围。”
脑机科技+音乐启发,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本次青少年解忧集市在摊位设置上引入了科技与音乐两大新元素。“脑力加油站”摊位配备了专业的头戴式脑电环,学生戴上后通过集中注意力发送动作指令,操控机器人“意念蜘蛛”完成指定路径的移动,最后发射子弹射击靶心。据了解,脑电环和“意念蜘蛛”这一脑机设备集脑电波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基础机械原理于一体,既能培养青少年空间想象能力,又能通过简单的脑电操控来锻炼青少年的专注力。
在硬核科技以外,“玩掉烦恼,玩出快乐”音乐心理乐园摊位选择将音乐与情绪关联起来,引导青少年以音乐为桥梁,了解和释放情绪。学生在现场使用三角铁、铃鼓、沙锤等多种乐器,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即兴演奏,在音乐氛围中增加了对自身情绪的认识。“音乐的节奏、律动可以帮助青少年疏导压力,即兴演奏则可以让他们用自由的形式表达自己,放松自愈。围圈演奏的鼓圈玩法让学生合奏音乐,在释放情绪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摊位工作人员介绍道。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通讯员 海珠团委
图片: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