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期一个月的2024年广东“电商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茂名站)暨2024第二届广东(茂名)荔枝电商消费节在茂名开幕。围绕“电商+荔枝”主题,活动旨在通过电商的力量,拓宽荔枝销售渠道,提升茂名荔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广东农村电商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894.5亿元,增长12.9%。”广东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殷焕明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这显示出农村电商大有作为,大有可为。电商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荔枝电商消费节的组成部分,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积极参与茂名好农货的线上推介,通过直播带货、百亿补贴等形式,助力当地打好销售组合拳。参与直播的产地商家表示,受益于拼多多平台的流量扶持等惠农政策,荔枝发货量增长了20%左右。
“百亿补贴加持后的价格很有竞争力,且全程冷链包邮到家,目前的日均销量已超过16000单、接近10万斤。”一位当地荔枝商家表示,“补贴政策也让种植户的收益得到了保障。”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发挥全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的优势,充分利用扶持资源以及‘618’等大促活动,助力优质粤货加速融入全国大市场。以茂名荔枝为样板,我们希望推动当地产业与电商的深度融合,探索一条以加速农货上行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新路径。”
数商兴农 助“荔”上行
荔枝红了,茂名人祝新智在拼多多开的一家荔枝店铺,日均发货量已达三千多单。
每天早上6点多,祝新智就会去果园盯着。为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时还能保持新鲜,刚摘的荔枝要立刻泡进冰水里,降温后尽快打包,24小时内用顺丰冷链送出。每天上午10点左右,他回到工厂处理一天的订单。高峰时,祝新智要雇二百多人打包装箱。物流车在工厂内吞吐,每天要运五六万斤荔枝去往全国各地。
茂名是广东最大的荔枝产区之一,茂名全市85%的农户从事荔枝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10亿元,荔枝主产镇人均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去年的“荔枝季”,茂名下辖的柏桥村荔枝产量接近1万吨,销售额接近1.2亿元,带动户均增收20%,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前年翻了一番。
祝新智起初之所以选择在拼多多开店,是因为“平台不收取任何佣金,而且流量不小”。在他的印象中,周围彼时做电商的不足10家,“快递只在下午2点才发车,而且只有一趟,错过只能等第二天”。
第二年,“拼多多的单量很快起来了,我们必须在快递上加一些成本,每天可以顺利发货,才敢每天接这么多单。” 于是,祝新智和当地快递公司达成合作。又一年后,凭借在电商运营及荔枝物流、包装上积累的经验,祝新智将货源范围拓展到了广东之外的海南。海南荔枝成熟时间更早,他的店铺可以在4月份就开始发货,聚积人气,抢占流量,等到茂名荔枝成熟时,店铺也到了“人气正旺”的阶段。
2021年,祝新智的拼多多店铺迎来了荔枝销售大年,日订单量预售最高时曾达到8万单,日发货量有2万单。在与平台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祝新智越来越注重客户的评价和满意度。
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去年,茂名原产地直发的包括荔枝在内的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今年,尽管荔枝产量下降,拼多多平台的荔枝销量依然同比增长20%左右。
祝新智的电商经历,是茂名荔枝电商发展的一个小注解。在22日的开幕式上,茂名市委相关领导讲话提及:“我们与物流公司同题共答,合理解决寄递难题。通过优化物流快递服务降费提效,打通茂名荔枝递送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助力茂名荔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目前茂名已建成1900多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依托良好的物流基础,做好荔枝从采摘、预冷、分拣、包装到发货、派送一条龙服务。我们目前已经能够实现24小时内送达全国的主要城市,72小时内送达中东和欧洲的市场。去年荔枝企业的寄递费用最高降幅达到了29.1%,我们把更多的收益留给了农民。”上述领导表示。
打磨供应链 提升标准化
荔枝电商消费节期间,拼多多还联合平台商家推出专场直播活动。5月22日上午,茂名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土显做客拼多多直播间,一边讲解,一边鼓励网友拼单。参与直播的商家黄其超表示,直播持续了三天,每次两个小时,平均观看人数3万人,发货量比平时多20%左右。
2022年,黄其超决定将重心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去年10月在拼多多开了两家店铺,今年才开始销售荔枝。据线上店铺负责人王培军披露,目前,其荔枝线上交易额占比60%,而拼多多平台的销售额又占线上的一半左右。
黄其超想将产品流程标准化,“荔枝从枝头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清洗、杀菌、分拣、预冷、打包等一系列环节,我们要保证每一环的技术和效果都足够稳定再运用到生产,实现标准化。”
黄其超也有过失败的经历。比如,在将荔枝倒进清洗池的环节,为给工人减负,他尝试利用水压或通过机器人翻转180度,但娇嫩的荔枝禁不住“折腾”。不过,这并不影响黄其超探索的决心。他将工厂建在马路边,方便货车将荔枝拉到工厂后进行清洗、杀菌、筛选等处理。
5月21日下午,有两辆车从果园拉来刚刚采摘的新鲜荔枝。工人忙着将荔枝一筐筐倒进清洗池。一颗颗荔枝在清洗过后,被运往下一个流程——杀菌,然后送上传输带进行分拣。这套分拣流程有6条传输带,分拣的峰值速度是每小时5吨。
分拣是黄其超最满意的部分。他选择用AI视觉技术来判断荔枝的外观好坏,用三组镜头,360度拍摄18张照片,和数据库里的荔枝图片对比,筛选是否有坏果、裂果。如果过关,便进入下一个区分果径的环节,否则进入另外的淘汰通道。
“经过采摘环节的最初筛选,再通过AI技术分辨质量,是我们农产品商品化的重要一步。后台的算法也可以通过图像识别不断学习,更新数据,提高精准度。”黄其超说。
在区分果径环节,工作人员设置了直径22mm、15mm—22mm、15mm三种标准,不同大小的果子进入不同的通道,最后落入不同的筐内。
预冷环节,黄其超在冷库里使用压差预冷的方式。冷库里有多条通风管道,用压差保持风力循环来降温。为了避免干燥,冷库湿度保持在90%以上,每次5摄氏度逐级降温,一个半小时便可以降至4—5摄氏度保鲜,比一般的降温方法提速四个多小时。
经过一系列流程之后,荔枝将被顺丰冷链发往全国各地。仅拼多多平台,每天的发货量便有三千多单。今年,黄其超还把分仓开到了辽宁沈阳,“东北的消费者下单后有的甚至可以当天送达。”
拼多多从农业起家,此前曾多次深入广东各个荔枝产区,通过助农直播、流量扶持等方式,助力当地的拳头产品出村进城。而茂名荔枝是拼多多培训新农人、助推“数商兴农”的着力点之一。此前,拼多多还受邀参加茂名当地举办的“柏桥讲堂”十万电商大培训(荔枝专场培训班),对县城村镇干部和电商从业人员进行电商运营培训。
目前正值电商行业上半年最大的大促活动“618”期间,广东的品质荔枝作为主要应季水果将持续登陆拼多多大促会场,借助百亿补贴、秒杀、万人团等流量引擎,实“荔”出圈。“未来,我们将持续通过资源倾斜、供应链优化等举措,加速粤货出村进城,推动广东农特产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