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5月31日,广东监狱首家寻找安详“焕新”小课堂试点揭牌仪式在广东省女子监狱举行。仪式邀请全国作协全委、宁夏自治区政协常委、宁夏文联主席、宁夏作协主席郭文斌参加,广东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有关负责人亦同场参加。郭文斌现场开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罪犯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
据了解,寻找安详小课堂是郭文斌2012年1月创办的公益实践项目,目前,已在全国17各省市区的近50个地区开班及复制“小课堂”28个,课程以《郭文斌先生解读<弟子规>》、《郭文斌解读<朱柏庐治家格言>》等为内容,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3月,广东省监狱管理局选派女子监狱等部分单位教育改造业务骨干前往宁夏和谐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取经求解,在“寻找安详”小课堂封闭跟班学习,深挖弟子规文化内涵,探寻降低罪犯重新犯罪率的有效之道。
学成归来后,广东省女子监狱结合女犯改造实际,聚焦不同类型罪犯的改造特点和犯因性问题,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爱孝悌、诚实守信、笃实宽厚”的美德精髓,通过“互动式”的传统经典学习、“体验式”的传统美德美育、“沉浸式”的孝亲文化浸润、“自省式”的感恩理念培植等多元手段,科学构建了寻找安详“焕新”小课堂,为罪犯坚定改造信心,勇于改过自新,点亮一盏文化心灯。
“过去如果发生什么事情,我总是千方百计,搜肠刮肚地寻找对方的过错和缺点,导致怨气很重。现在,我会运用寻找安详‘焕新’小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进行反省,寻找自身的原因,才知道是自己错了。改正之后,感觉到浑身放松,精神好了,血压正常了。”经过警察教员耐心细致的教诲,上了一期寻找安详“焕新”小课堂的罪犯高某发生了巨大转变,成为自省文化的获益者和传播者。
广东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东监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教育罪犯的源头和创意,从思想根源和灵魂深处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引导罪犯道德重塑,找到安详,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回归社会,做合格的守法公民。”
据悉,目前,广东省女子监狱寻找安详“焕新”小课堂已累计开展电教、课堂化教学300余课时,组织践行活动打卡180余人次。罪犯书写感恩忏悔卡、学习心得体会、家书、立志目标书、善念漂流瓶、好人好处卡等合计约560份,有效激发了善心善念、道德良知和认错悔过意识。今后,他们将会把寻找安详小课堂继续开展下去,让更多失足的人“焕然一新”。
据了解,郭文斌老师和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向罪犯捐赠了450本郭文斌编著的书籍《醒来》和《中国之美》,价值约3万元。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京 通讯员 温海麟 李梨莉 何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