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哭孩子、造成追尾、令人不快……
用车贴给自己的爱车作些装饰,如今已成为一种潮流,有些车贴内容幽默风趣,让人会心一笑,无形中缓解了开车的疲劳和紧张,但也有车贴内容低俗,令人反感不适。
有市民向新快报记者爆料,如今很多轻佻、低俗、带有挑衅性或者传递暴力和血腥的车贴,让人感觉非常不适。还有市民反映,曾有血腥的车贴吓哭了车内的孩子,影响了驾车安全。为此,新快报记者近日对话交警、律师和多位车主,共同探讨车贴使用这一颇为有趣的话题。
血腥车贴吓哭孩子 因看车贴导致追尾
日常情况下,大家看到的车贴分言志、示弱、诙谐、温柔等多种类型,一些车主用于表达是开车新手、宝宝在车内等身份,其他车主看到时都会有所礼让。不过近年来,车贴的元素和设计也愈加丰富,其中不乏一些低俗、暴力等令人不适的内容。
李先生透露,某天他在早高峰开车上班,前车的车尾贴着“开远光,你妈教你的?”李先生认为,车主希望规劝其他车主在市区行驶时关闭远光,但如此表达,令人不快。
无独有偶,钱女士表示,一次她开车带女儿出行,看到旁边车门上贴着一张魔鬼表情的车贴,魔鬼嘴中流血的可怕模样导致女儿当场被吓哭。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一些车贴覆盖面积越来越大,图片和文字内容也越来越多,有时一些车主出于好奇专注去看,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赵先生日前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故,一个下雨天,赵先生看到前车尾部密密麻麻写了不少字,就在他准备仔细阅读之时,因没踩住刹车,导致追尾事故。“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我觉得如此车贴对日常行驶影响非常大,相关部门应该予以约束。”赵先生说。
网购车贴五花八门 文字图片自由定制
新快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类车贴基本不做线下销售,都是以网上定制为主。
线上购物平台上,车贴可谓五花八门。“某昊车品旗舰店”出售鲁迅卡通形象的车贴,文字内容大多是“我用生命去写文章,后人却用它布置作业”等与行车无关的话语,有车贴搭配了近50字的文字,其中包含“心里有个傻*,旁边有个逗*”等粗口内容。
另一商家销售的车贴尺寸足以覆盖整个后挡风玻璃,文字内容写满了“不是老头乐”“纯电贼好开”“5分钱/公里”等汽车自身属性。卖家介绍,店内的产品从尺寸上适合贴在车尾、车身等多个位置,如需更大尺寸或其他内容设计,可以联系客服定制。
记者与一家商铺的客服取得了联系,对方称可根据客户需要的内容和尺寸进行设计,大概20元起步。
是否可以制作包含粗口或其他无视社会规范的车贴内容?客服表示可以,同时提醒,交警可能会对这样的车贴进行处罚。
[律师说]
车贴影响视觉致事故 车主应承担相应责任
因为车主使用车贴造成交通事故,可以追诉车主的法律责任吗?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赖芃律师表示,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上,主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如果确实因为张贴车贴导致反光,影响视觉等导致事故发生,且该事实被认定,车主则应该承担相应责任。若是单纯的文字内容,一般不会造成因果关系。
广东品杰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小伟认为,车贴暴露在公共场合,可以视为一种公共文化。使用车贴虽是个人行为,但应注意公共环境影响,低俗车贴不仅降低个人品位,也损害城市文明。因此,车主在选择车贴时,应考虑其文化内涵和影响,选择健康积极高雅的车贴语言,让车贴传递正能量,成为城市街头流动的风景。
[案例]
●2021年,江苏南通一黑色轿车上贴有“总军区731部队”等字样,社会影响恶劣。经公安部门调查,车主出于猎奇心理,网购不当字样的车贴张贴于其私家车上。根据相关法律,依法给予车主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
●2023年,上海金山交警日常巡逻时发现一辆轿车贴满向日葵车贴。交警对其拦截并核对车辆信息后发现,该车登记颜色为黑色,车主私自更改了车身颜色,贴上了车膜,且未到车辆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该名车主因擅自改动机动车外形和已登记的技术数据,被责令将车辆恢复原状,并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罚款500元。
[知多D]
交警:车贴不得影响行车安全
在私家车上印字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机动车车身上不是印什么字都可以。交警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不得影响安全驾驶。
从安全驾驶的角度来说,机动车尾部印有“实习”“新手上路”“车内有婴儿”等内容的字样和图标,交警一般不会介入管理,但如果车身是印有煽动性、攻击性或低俗、极端等内容的字、图,交警在看到后会责令整改,甚至予以惩戒。
另外,车贴面积不得超过整车面积的1/3,而且不能覆盖前后挡风玻璃、后视镜等关键位置。此外,如果因为车贴而改变了机动车的颜色,那么就需要登记备案,未按规定备案的,要罚款200元。如果还存在其他严重情节,比如符合寻衅滋事等情形的,警方可以考虑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相关人的法律责任。
交警表示,在机动车上喷涂、粘贴标识和广告等内容,需要审批备案,未经审批的车身广告属于违法行为。在车辆进行年审时,对车贴的面积和位置也会有具体要求,一旦不符合规定,车辆的年检便无法通过。
目前,有关部门对于机动车广告等的管控力度不够,有些商家和车主可能会利用这一漏洞,用私家车作为移动广告牌进行获益。这种行为虽然可能带来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增加了车祸发生率,造成危险驾驶。
综上所述,在遵守相关规定和不影响安全驾驶的前提下,车主可以在自己的机动车上做一些体现个人特色的设计,但要避免违法。从交通文明的角度来说,车主最好不要张贴一些攻击性的花字。交警表示,不提倡车主在车尾等部位喷涂或粘贴不文明、不礼貌的用语。
■文/图:新快报记者 高京 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