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消费特别策划
“储蓄险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重疾险早买早划算”……六一儿童节前后,多位保险代理人发文“呼吁”家长给孩子送一份保险,还有保险公司首创最高6.63倍保额增幅的少儿重疾险,声称“产品做到了‘既要也要还要’的效果”。然而,新快记者注意到,上述重疾险仅有单一的重疾赔付责任,并非家长完善孩子健康保障的首选。
有业内人士表示,家庭保险规划讲究“先保大人,后保小孩”“先保障,后理财”的原则,家长需要了解未成年人疾病和意外风险表现,选择适合孩子的产品,完善基础保障后,再利用储蓄险给孩子做教育储备。
1
未成年人高发重疾有差异
5月26日,陈女士的女儿刚好出生2个月。最近,陈女士考虑为宝宝购买保险,正在与保险代理人沟通具体方案。她向记者展示了两款保障计划,主险分别是消费型和返还型的重疾险,保额均为30万元,叠加寿险、医疗险等首年保费分别为5008元和6753元。
陈女士说,她今年30岁,在组建家庭后,自己的保险意识有所提高,想着年纪小的时候保险保费相对便宜,所以想趁早给孩子配置。人民健康险联合南开大学近日发布的《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研究蓝皮书》指出,调研显示52%的新手父母同时为配偶和子女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年保费支出多在1000元-3000元。他们较为关注保险报销是否便捷,保障家庭财务稳定是购险的重要目的。
与成人相比,未成年人的风险表现有何异同?新快报记者梳理多家保险公司2023年的理赔报告发现,近年来重疾年轻化趋势明显,未成年人也无法“独善其身”。平安人寿的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2023年,0-17岁、18-30岁、31-40岁的重疾人群占比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
新华保险的报告指出,少儿的高发重度疾病前三位分别为恶性肿瘤(重度)、严重1型糖尿病以及严重癫痫的手术治疗。在人保健康险的重疾险理赔中,少儿的高发重疾是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恶性肿瘤。
未成年人的意外风险也有差异。新华保险的报告显示,未成年人意外出险原因的前五位分别为交通事故、溺水、跌倒、中毒和异物侵入,其中溺水的原因占比较成年人高22个百分点,中毒和异物侵入均为未成年人特有的高频出险原因。
2
少儿重疾险“卷”保额
据了解,由于重疾险配置得越早,费率越低,所以儿童专属的重疾险是保险代理人的首推产品之一。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少儿重疾险不少,但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且等待期偏长,多为180天。
记者留意到,近年来,少儿重疾险纷纷在疾病保额上做文章,主打产品保额会随着投保年限增长而增长。
近期,北京人寿首创最高6.63倍保额增幅的全新少儿重疾险“成长星”,保障终身。资料显示,在被保人65周岁前,“成长星”的重疾保额每年以3%的增幅增长,最高可涨至原保额的6.63倍。此外,该产品还带有储蓄性质,以现金价值(即产品退保时退还的金额)为卖点。以被保人为0周岁的男婴为例,投保“成长星”选择10万元的基本保额,5年缴费,年交保险费为9866元。该宝宝10岁、30岁、60岁的重疾保险金分别为13.05万元、23.57万元、57.2万元,对应的现金价值分别是3.20万元、6.96万元和19.12万元。
然而,“成长星”的保险责任仅有重度疾病保险金。与之相比,普通少儿重疾险的保障范围一般涵盖重疾、中症和轻症,其中中症、轻症的赔付金额通常是一定比例的基本保额。
以某款少儿重疾险为例,除了重疾保障,还有中症和轻症的多次赔付。以上述宝宝为被保人,选择30万元保额,5年缴费,每年保费是5347.59元。
少儿重疾险该如何选择?有保险经纪人表示,保额递增的产品保费相对贵,不适合预算低的家庭。另一方面,需要权衡孩子确诊重疾的概率后投保,“如果投保后孩子短时间内得了重疾,保额还没‘长大’”。有保险公司指出,如果预算有限,可以优先考虑配置定期重疾险,后期再加保。反之,可以直接选择保额充足的终身保障。
3
少儿年金险投保门槛明显降低
在父母完善孩子基础保障之后,被称为“教育金”的少儿年金险就是产品推荐的“C位”。简单来说,利用年金保险提供稳定现金流的特性,现在给孩子投保教育金,在高中、大学等约定的时间给予孩子资金支持。同理,还有退休时领取的养老年金保险。所以,家长在投保时应该注意资金领取的时间范围。
据了解,在孩子养育成本逐渐上涨的当下,教育金寄托着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待。近日,中国人寿携手知乎发布的《都市养娃成本调研报告》指出,56%的父母认为合理规划、量入为出是面对养娃成本最重要的事情;其次,有40%的父母选择多赚钱;还有4%的父母购买少儿教育金。53%的父母希望教育金可以解决孩子大学费用的问题。
1元起投/10元起投,按天交/按周交/按月交……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教育金的投保门槛明显降低,交费时间也愈加灵活。
有保险经纪人表示,教育金作为专款专用的计划,建议家长根据预算和目标设定交费金额和时间。如果是一般工薪阶层,可以采取小金额、长周期的形式,减小支出对生活品质下降的影响。倘若父母与子女年龄差距较大,孩子步入大学时,父母已接近退休。这类家庭可考虑大金额、长缴费周期的形式,缓解未来的现金流压力。
记者选取市场上两款主打投保灵活的教育金进行收益测算。以0岁男婴为被保人,选择一次性交费5万元。投保招商信诺人寿的“零钱袋教育金”,被保人从第5-9年末领取年金2605元,第10年末领取49591.5元。投保同方全球人寿的“臻宝贝教育金”,被保人18岁开始每年领取7032元,持续4年,22岁再领取59722元。两款产品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43%、2.70%。
[投保建议]
家庭经济支柱优先做足保障
由于需求和预算不同,购买保险是个性化的家庭资产配置过程,但其中仍有共性可循。
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父母在给孩子买保险之前,先要做足自身保障,再完成全体成员的合理配置。其次,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首先考虑保障类产品,一般按照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其他险种的顺序进行。投保教育金初衷虽好,但应在前述保险配齐后,结合家庭未来收入情况量力而行。切勿在保险代理人的火热营销中跟风“上车”,因为此类保险提前退保可能造成损失。
对于已经在校学习的孩子,亦可投保一年期的学平险——中小学生平安保险。作为一款综合保险,学平险保障一般涵盖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住院医疗等,健康告知较宽松,一年的保费从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在选购学平险时应该注意产品的保障范围、免赔额等。
记者留意到,税优健康险近期不断上新,成为保险代理人的主推产品。税优健康险去年8月起改革扩容,扩大产品被保险人群体,明确为子女等人投保亦可为自己省税。多家公司针对税优健康险给予家庭单折扣。因此,有代理人宣导为家人投保一份税优健康险。
需要提醒的是,投保此类产品享受的税收优惠需要根据年收入、投保保费等决定。如果主要目的是节税,投保前要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是否符合要求。若有健康保障需求,可以进一步对比百万医疗险、普通重疾险等产品,择优投保。
■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