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20日,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佛山市政府副市长文羲通报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情况,顺德区副区长何翔威就顺德区疫情防控的具体进展进行了详细说明。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副主任何剑峰,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顺德区乐从医院院长陈锦泳答记者问。
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 均为轻症
2025年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主动监测发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对此,顺德区主动扩大搜索范围,加强对既往相似症状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截至7月19日,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73例,其中顺德区1790例,主要集中在乐从、北滘、陈村镇;禅城区49例,主要集中在石湾镇、祖庙、张槎街道;南海区34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已有720例痊愈。
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佛山市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鉴于该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不影响大家正常交往,防控关键在于防蚊灭蚊。下阶段佛山市将持续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全域推进蚊媒孳生地清理,快速斩断疫情传播链,全力守护市民群众身体健康。
启动疫情应急响应,呼吁市民共同防蚊灭蚊
疫情发生后,佛山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建了防控指挥部,统筹全市卫健、疾控、城管、教育、商务、住建、交通等部门力量,在国家和省疾控局专业指导下,迅速开展防控工作,主要围绕四点展开:
一是全面精准开展防控,科学划定防控范围,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开展重点地区大排查,省、市、区、镇、村五级联动,“一村一策”加快精准处置,兜住风险隐患点;二是全市统筹医疗资源力量,落实早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准备了充足的定点救治医院、医疗床位和检测试剂,全面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规范有效治疗;
三是全域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聚焦环境卫生整治、孳生地清理、成蚊灭杀三大重点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入户灭蚊,目前90%的疫点村居的蚊媒密度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其中33%已降到安全水平;四是全方位宣传动员,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各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号召全体党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广大群众,齐动手、齐灭蚊,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和防控能力。
佛山市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治、不必恐慌,但也要高度警惕、积极防控。防蚊灭蚊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根本措施,关键在于“清积水、防叮咬、早诊治”。首先是“清积水”,眼下正值台风来临之际,接下来几天将多风多雨,希望全民动手彻底清理门前屋后积水和杂物,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其次是“防叮咬”,通过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驱蚊用品,避免被蚊虫叮咬;最后是“早诊治”,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请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报告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链接:答记者问热点问答
记者:大家对基孔肯雅热比较陌生,能否请何剑峰主任介绍一下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通过花斑蚊传播,市民如何预防?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何剑峰: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广东,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
基孔肯雅热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刚开始: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随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
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至5天就退疹。
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个别患者关节疼痛可持续2~3个月。
目前,广东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但同时也需要关注新生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慢病患者,这些人群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容易出现并发症,请及时就医。
跟大家熟悉的登革热相比,有两个一样和两个不一样。两个一样是:传播途径完全一样,都是伊蚊传播;防控措施一样,都是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灭蚊和清理孳生地和做好个人防护。
两个不一样是: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另外,虽然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
基孔肯雅热是伊蚊传播,伊蚊(花斑蚊)是依靠积水繁殖后代的,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灭成蚊。在家或通过家用的各类灭蚊药物,如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罐等灭蚊。
清积水。也就是清除生长伊蚊(花斑蚊)产卵的地方。伊蚊(花斑蚊)是依靠在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在家庭内常见的孳生地,包括水生植物(如万年青、富贵竹、绿萝等)的栽培容器、花盆底部的托盘、屋顶存在积水的各类容器等等,在户外主要是有积水的各类容器。通过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蚊虫孳生。
防叮咬。家庭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在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
市民朋友如果出现发热、剧烈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如果您近期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至关重要。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市民无需恐慌,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大家一起齐动手,清积水,防蚊虫,保健康,积极做好家庭及周边环境的积水清理,做好个人防护,可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记者:佛山医疗资源具体情况如何,做了哪些部署保障就医需求?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佛山拥有较为完善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医疗资源丰富,能够为市民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309家,包括三级医院36家,共有床位数45000多张、医护人员75000多人,可满足日常及应急医疗服务需求。
全市目前有防蚊隔离床位3696张,可根据实际需要继续扩容,满足收治需求。已指定5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提供诊疗和住院治疗服务,具体名单已在健康佛山微信公众号发布。
为加快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筛查和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治,全市核增了35家医院可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项目。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各医院设置了专门的留观区域,为就诊等候结果的市民患者提供便民服务。我市已组织开展多轮的医务人员专项培训,制定了《佛山市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专家指引(2025年版)》及《佛山市基孔肯雅热中医诊治推荐用方(2025年版)》,并组织专家定期巡诊,指导临床科学救治。
记者:市民如出现可疑症状该如何就医?流程如何?
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市民朋友如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症状,请及时前往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是否去过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区域,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相关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一般需要4-6小时,请市民在医院设置的留观区域耐心等待、积极配合,定点收治医院会提供好便民服务。
如果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的话,就需要住院治疗,病程大概7天。市民朋友如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社区医生也会根据具体病情的情况,做好转诊服务。
记者:目前乐从医院收治病人的情况怎样,有些什么临床症状?对身体伤害有多大?
顺德区乐从医院院长陈锦泳:基孔肯雅热以发热、皮疹、关节痛为主要症状。乐从医院目前累计收治基孔肯雅热确诊及疑似病例492例,累计出院181例,经过这段时间在临床的观察和总结,病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发热,体温一般以中低热为主,少部分有高热,2到3天就会退热。
第二,皮疹,发生的时间比较早,一般起病第1到3天就会出现皮疹,主要在躯干、四肢、面部、手掌等地方,大部分是斑丘疹,病情好转会逐渐消退。
第三,关节疼痛,多数发生在手指、手腕、脚踝关节,比较少发生在大关节比如髋关节、肩关节等;疼痛以肿痛为主,相对比较剧烈,但缓解也比较快,关节皮肤温度升高但无明显潮红。
第四,部分患者有头痛、乏力的现象,极少数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
临床主要以退热、止痛、止痒等对症处理为主。通过对目前出院病例的临床观察,通常5到7天可以痊愈,均为轻症病例,发病后第5天核酸检测转阴率约为50%,第6或第7天转阴率接近100%。
链接:佛山市53家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名单
文/胡睿 符雅雯 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