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月2日,由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协办的“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惠州市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在大亚湾举办。领导嘉宾、企业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惠州石化协助宣传活动的开展,传递公司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理念。其在活动主场公司设置环保主题展,展示公司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等有关内容。活动现场,公司代表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发放宣传图册,宣讲公司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开展“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情况。
加快低碳技术开发
近年来,惠州石化坚持绿色技术引领,加快低碳技术开发,通过能效提升、清洁能源替代、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一系列科技举措,共筑蓝天梦想,共享生态宜居城市。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企业聚焦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能效提升,推进石化产业绿色化转型,推进二氧化碳深度减排和化石能源低碳利用。带头履行绿电使用社会责任,惠州石化累计购买绿电5.35亿度,相当于植树5000万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万吨;采用煤制氢能新工艺,稳定提供氢能20余万吨/年;高纯度二氧化碳供下游装置生产食品级、医用级干冰,上下游联动减排二氧化碳17万余吨/年。
惠州石化做好生态宜居共建工作。最早建成石化区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监控,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实施窑炉和锅炉氮氧化物提标改造,实现氮氧化物减排300余吨/年;实施油品储罐、装载过程油气回收和治理,实现挥发性有机物减排1700余吨/年。
提高废水回用率
惠州石化废水处理系统,按照“清污分流、污污分流、污污分治”的设计原则,通过废水分类收集,分级管控,提高废水回用率,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大幅降低废水排放量。
企业构建废水回用系统,实现废水的多级循环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工艺废水经汽提处理工艺,100%回注炼油、加氢装置;一期污水处理场采用“MBR生化+高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100%回用生产装置,连续5年无外排废水。二期污水处理场采用“A/O生化+UF/RO双膜回用”处理工艺,处理后出水70%以上回用作为锅炉补给水,节水1000万吨/年,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同时,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建设,提升海水环境质量。建设项目实施珊瑚礁移植,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组织员工“净滩”行动,定期开展海洋生态监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科技创新助力无废
惠州石化研发和推广先进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和装备,固废减量化工作成效显著。建成污水场污泥减量化及余热利用装置,污泥减量化达90%以上,减少危险废物环境填埋量3余万吨/年,并利用烟气余热产蒸汽10万余吨/年,减少二氧化碳10万余吨/年。
惠州石化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应用脱烯烃剂替代传统白土,实现催化剂使用周期延长一倍以上,减少环境填埋量1100余吨/年;通过优化生产过程物料利用,实现回收利用废碱液1200余吨/年,装置回炼废润滑油300余吨/年,资源化利用包装物130余吨/年。
企业开展垃圾分类与处置工作,通过多措并举,实现一般工业垃圾100%综合利用。将废木材、园林垃圾、废保温棉等废弃固体废物作为环保燃料送入电厂利用,实现电厂新增年发电10万余度;煤渣综合利用作为新型环保建材材料等,实现每年节省建材黏土10万余立方米。
据悉,2024年六五环境日惠州市主场活动后,全市系列活动随即拉开帷幕。接下来,各县区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以聚人心、接地气的方式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惠州。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任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