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2年8月,广州市获批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第二批试点城市,是当时广东省内唯一入选的城市。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广州在省商务厅的支持下,立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凸显“千年商都”特色,积极谋划探索,于2023年4月印发《广州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成立市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广州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专项规划及建设指引,选定11个试点先行探索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促消费、惠民生、暖民心的“广味生活圈”。
记者近日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获评国家第二批试点城市以来,广州首批11个试点生活圈借鉴东山口、六运街区等国内知名社区商圈的建设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推进试点建设,目前均已完成建设,共覆盖49个社区,服务逾41万社区居民。
截至目前,首批试点生活圈内共有商业网点6029个,各级政府各部门投入财政资金2398万元,有效带动社会投资1470万元,带动约4.27万人就业。具体包括加快推进基本保障类业态便民设施网点改造建设,共改造建设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商业综合体等)25座,引进开设连锁便利店458个、综合超市59个,标准化改造菜市场52个、生鲜店(菜店)77个,调整设置维修点167个;同时改造建设、业态调整或招商引进养老站点18个、托育机构59个、新式书店17个、运动建设房67个、智能信包箱(快件箱、自提柜)232组,所有生活圈均已接入智慧服务平台。
下一步,广州市将持续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通过优布局、补短板、提业态、强服务、营场景,高质量建设促消费、惠民生的社区商圈,并联动广州国际购物节、广州国际美食节、“Young城Yeah市”等特色消费品牌,满足居民生活服务新需求,畅通城市消费微循环,进一步释放广州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商业活力。
试点示范做法与经验
1 问计于民,切实满足居民所思所盼
落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方法,充分了解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积极吸收居民对于生活圈建设的建议,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引导居民参与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例如,天河区通过举办居民代表大会和定期议事会、日常和特殊群体接触、举办社区老幼群体活动等方式,多渠道收集居民需求。从化区针对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要求,每个社区选取常住人口的10%进行随机性问卷调查,共发放5个社区2000余份问卷,充分摸查居民需求。
2 因地制宜,因圈施策探索特色建设模式
各试点基于自身现状资源与人口需求,创新探索特色化的便民生活圈建设模式。
海珠区沙园街道基于其老龄化严重的特点,着重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需要,重点开展10个社区的长者活动中心、颐康中心、长者饭堂等“一老一幼”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番禺区将长隆旅游区、“美食之都”等商业平台与品牌资源导入试点片区,引入动物巡游、美食节、美食论坛等商业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消费体验,提升消费品质。
3 政企联动,建立多主体服务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形成城市一刻钟便民消费的多元形态。
黄埔区积极引入全球著名便利店品牌“罗森”大湾区总部落户,鼓励国际顶尖商贸企业输出品牌、标准、管理和服务,发展社区便利店等社区零售直营连锁。
从化区强化“企-企”联动,永亨隆超市新城分店与麦德龙建立协作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类型、高品质生鲜,让居民“足不出区”也能获得市中心的高品质消费体验,人流量增加60%以上。
越秀区建设街充分发挥与区人民检察院党建共建组织优势,创新开展社区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家庭亲子教育,营造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的良好氛围,持续优化“一老一小”服务。
4 数字引领,发展多类型智慧服务
探索“新质生产力+便民消费”的发展模式,创新化、数字化、平台化也正在引领便民生活圈建设。
天河区天河南街通过提供智慧健身镜、智能LED触摸互动屏、自助停车查询系统、停车空位监测大屏等数10种智能公共设施,提升服务品质。
番禺区万博商务区将发展智慧商圈与打造便民生活圈等工作有机结合,引入智慧交通设施、设置多个联动电子屏等进行交通、商业、服务信息发布与指引。
增城区荔城街道金竹社区构建“数智金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涵盖小程序、社区智慧大屏、智能路牌、智能座椅、媒体运营等,整合本地商户资源,接入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养老、托育、家政、卫生服务等线上功能,提供周边商品服务搜索、信息查询、生活缴费、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等免费服务。
5 场景营造,打造便民社区魅力品牌
以多元化、特色化场景营造,打造独特的生活圈IP,提升居民满意度与幸福感。
白云区云湖花城打造“云湖新圈”,规划记忆圈、公益圈、能量圈、阅读圈与朋友圈,建设集石门文化韵味、云湖花城特色、科技互动体验、时尚新颖便民的综合性文体商务服务体验空间。
荔湾区东漖街道结合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集党建与民生、营商、长者服务、演示、休憩与公共空间等功能于一体的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阵地。
越秀区建设街道培育壮大商业体“广州保利时光里”,支持及引导其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进多家广州首店、越秀首店,激发新动能、培育新型消费,推动环市东商圈提质升级。
6 活动赋能,提供趣味化便民体验
以多元乐享活动,丰富居民消费体验,同时达到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宣传目的。
天河区永旺超市与体育西社区及学校开展合作,招募社区、学校儿童在超市担任“小小售货员”,丰富社区与学校儿童便民服务教育体验。
越秀区建设街道开展“古越今秀悦享精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暨时光妙会活动,联动保利时光里、时光市集,提供9天持续奇妙现场、11场live音乐演出、5个展览互动、90余个特色摊位、6大活动福利等,提高社区便民服务趣味性、吸引力与影响力。
海珠区沙园街道在凯德乐峰广场举办夜间消费节,现场包括马戏团复古市集、跳蚤市集、啤酒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一刻钟生活圈夜间潮生活,让消费者乐享一站式“吃喝玩乐”新体验。
增城区金竹社区开展“金竹邻里节”“金竹惠民消费节”“金竹惠民音乐节”“金竹长者欢乐汇”“儿童跳蚤市场公益活动”,通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通城市“毛细血管”,激活经济“微循环”,点旺城市“烟火气”。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通讯员 穗商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