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锋
驻湛江雷州市南兴镇工作队队员
派出单位:广州市纪委监委机关
“只有产业兴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才能增收致富。”
仲夏时节,稻浪泛金,张剑锋穿过小路刚站上田埂,地里已传来农户们的声声问候。他快步走上前,隔着齐腰的水稻与种植户聊起行情,得知市场价格稳定,张剑锋嘴角上扬,“明年还可以多种些,收益有保障!”
扎根南兴近3年,在工作队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张剑锋与驻湛江雷州市南兴镇工作队队员们潜心推进水稻订单种植,让农户种得安心、卖得放心,切实获得更高收益。
提质增值 推动订单种植
南兴镇有6.9万亩的良田种植水稻,如何推进本地大米加工产业,将更多附加值留给农户,是工作队入驻后重点关注的问题。张剑锋会同工作队其他成员,以订单种植推动水稻种植市场化经营,按照“合作社+农户”模式,以雷州市最大的稻谷烘干和大米加工厂为依托,采取“兜底收购、随行就市”订单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整合。
张剑锋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订单式种植已收纳种植新品水稻的土地超过1000亩。说起第一批订单的生成,他总结出两个发力点,“请村两委干部带动种植大户先行先试,拿出成果自然有辐射作用。”工作队的另一招是联动镇政府购入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保本”提供给农户使用,降低他们的种植成本,“仅农机一项,每亩减少支出35元。”张剑锋的“账本”很清晰,“试种一年,每斤收购价从8角变成1元4角,平均每亩增收20%,示范效应非常好。”
除了紧盯水稻种植和销售,张剑锋还积极推动南兴镇大米品牌的打造,促进水稻种、收、销全链条升级。他说,在多方努力之下,惠众稻业被评为2022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企业,其旗下“惠众籼优”的大米品牌还获得全国绿色认证。
用心用情 筑牢返贫防线
订单式种植的推进已上正轨,张剑锋乐观其成,却丝毫不敢“歇歇脚”,因为他是工作队负责防返贫监测的专职人员,这是底线和刚性任务,“‘万事开头难’适用于产业的设计和发展,却不适用于防返贫监测工作。”他坦言,筑牢返贫防线需时刻保持警惕心,对每一位监测对象的动态了然于胸,出现问题,必须马上拿出解决方案。
根据每户的不同问题和困难,张剑锋细心梳理形成一户一策的帮扶办法;对于特需家庭,他则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另辟蹊径。记者了解到,在南兴镇21户防返贫监测对象中,平兰村一户庄姓人家情况非常特殊,家中多名成员患有尿毒症,因病返贫风险极大。为缓解庄家困境,张剑锋多次入户摸清每个人的情况,并在镇政府和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庄家一位有劳动能力并有劳动意愿的成员成为保洁员,让庄家多了一份稳定收入。
张剑锋知道,自己的专职工作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休戚相关。除了认真落实“三保障”政策,他还协调爱心机构捐款为监测对象购买防返贫意外保险,并鼓励后方帮扶单位开展消费帮扶。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校对:池翠萍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