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烟波浩渺的伶仃洋上,桥塔耸入云霄,穿云破浪,宛如一条卧波巨龙,这座气势磅礴的跨海工程,创造10项“世界之最”,包括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66米)、世界最高通航净高海中大桥(通航净高76.5米)、世界最大海中悬索桥锚碇(单个锚碇混凝土方量约34.4万立方米)等。
项目于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全线计划在2024年6月30日通车营运。通车后由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钟便可直达,将极大地便利珠江口东西岸的交流,彻底改变粤西地区民众来往深圳必经虎门大桥的历史,同时让深中两地同步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人文、物流、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及互联互通。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七年来,中国工程师和大桥建设者们克服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工艺不断优化、完善,用汗水和智慧铸就了这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 。
摄影:邱新生
建设者在浩瀚的伶仃洋进行大桥主塔铺设钢筋,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全长2826米,主跨1666米,通航净空高度为76.5米,主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高,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也是目前世界通航净空最高的海中大桥。2021年4月
随着深中大桥东西塔跨径1666米海中最长猫道贯通,建设工人在深中通道深中大桥猫道左幅进行主缆索股架设,单根主缆由199根索股组成,每根索股由127丝、直径6毫米、中国自主研发的2060兆帕镀锌铝钢丝组成,单根钢丝能承受的破断荷载达到了5.8吨;每根主缆最大缆力超10万吨,相当于能同时承受3艘中型航母的重量。2022年5月
深中大桥的桥面到水面距离为91米,通航净空达到76.5米,大桥采用的三跨全悬浮体系悬索桥结构,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跨越能力和抗震能力等优点,可以满足深中通道跨越多条并排重量级航道的建设要求,确保装3万个集装箱的超大船舶能轻松通过。2023年2月
伶仃洋大桥的单个锚碇总重约100万吨,是目前世界最大海中锚碇。锚碇的主要功能是承受大桥主缆的拉力,东锚碇将和西锚碇共同拉住伶仃洋大桥主桥近20万吨的重量,相当于大桥可承受13万多辆普通小轿车的重量。2023年2月
工人在海底隧道内进行电弧切割作业。深中隧道于2018年6月28日动工建设,于2023年6月11日完成合龙,深中隧道东起东人工岛、西至西人工岛,横穿珠江口大铲水道、机场支航道和矾石水道,全长6845米。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