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蒲方
珠海市对口茂名市乡村振兴驻电白区帮扶工作组组长
派出单位:珠海市统计局
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是七月一日建党节,2024年下半年已正式开启,珠海市对口茂名市乡村振兴驻电白区帮扶工作组(下称“工作组”,含6支工作队)在电白区三年一轮的帮扶工作也进入尾声。最近我正忙着把近三年的工作档案整理归档,翻看一张张往日帮扶的工作照片,有电白的良田美景,有丰收的蔬菜瓜果,有今昔对比风貌一新的设施建筑,有帮扶干部和群众交流的喜眉笑眼……感慨万分。今年是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第三十个年头,能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电白大地发挥我的光和热,与帮扶的同伴们一起把一件件帮扶小事做好做实,我深感荣幸。
党建引领 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回忆初到电白时,当地村书记和我分享他的烦恼:村民自治能力和自治意愿不强,村里的活动或者大小事务,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我们这群珠海的“外来客”,村民们也少与我们表述他们的真实需求。于是,帮扶工作刚开始的那几个月,我们在镇街村庄里各处穿梭,组织乡村干部、党员开展“乡村畅谈”活动,“回家路上总能发现随意丢弃的垃圾,建议多在道路两侧摆放垃圾桶”“村里路灯安装不够,夜里出行不方便”“村里的文化活动不多,节日总是冷清……”利用村民在家的闲暇时间,就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问题,和村民“打开天窗说亮话”,针对大家提出的人居环境、邻里纠纷、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研讨解决措施,制定帮扶工作计划。
2022年5月,驻岭门镇工作队在岭门镇平岚村建设了茂名市首个“积分制”乡村振兴积分超市,村民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受采纳、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志愿服务、维护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均可获得相应积分,并换取超市内商品。现在村民们更积极地承包起门前三包工作,遵守村规民约制度,也积极配合村委的各项工作,“积分超市”模式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典型案例,在省内被多次推广,工作组帮扶的林头、霞洞、观珠等镇都在积极推行“积分制”,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搭建平台,促进就业稳定收入
受往年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两年镇里返乡待业的青年渐渐多了起来。为进一步推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我们走访联系当地的各行企业,深挖企业用工需求,开发岗位优先招聘脱贫户就业,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年来,我们共助力6个镇企业共建乡村振兴帮扶车间37个,涵盖产品挑拣、加工、包装、运输等方面,帮扶车间吸纳就业数3487人,含脱贫户475人,有效帮助当地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与当地对接设置公益性岗位810个,其中195个就业人群为重点脱贫户,安置防返贫监测户15人。
观珠镇是沉香种植大镇,这里有相对成熟的沉香加工产业链。下午四点半一到,沉香加工车间里的妇女们骑上各自的电动车鱼贯而出。这是驻观珠镇工作队助力当地打造上下班时间更自由的“妈妈岗”,厂里多数都是留守妇女,到点了得去接孩子,企业按照妇女的需要来调整每个人的上班时间,有效提升了企业用工效率,解决妇女就业和照顾家庭兼顾,留守儿童团聚等问题。“妈妈岗”的推动,许多外出打工的本地妇女返乡就业,观珠全镇留守儿童从1500多名降到600多名,同比减少超过60%。目前,观珠镇沉香产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其中超过六成为女性。
“以前在广州、深圳打工,虽然也有五六千元工资,但是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一年到头也就回家几次,跟孩子很生疏。”在奇楠佛珠厂里负责沉香切割的凌女士向我说道,她觉得回到家乡工作,省下了通勤、租房等费用,实际收入比在外地的时候还高。这些妇女还可以把厂里的沉香切片带回家里加工,陪伴孩子的同时,也有相应的加工工费收入。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待业人群的职业技能,提升薪资报酬,在珠海各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我们瞄准紧缺型工种,联系相关企业、专业人士到镇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工作组对接珠茂等地人力相关部门,共主导举办就业培训班73次,涉及种植养殖技术教学、农机设备使用教学、电商直播、家政育婴、粤菜和糕点制作等方面,参与培训后,工作组组织学员统一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参加相关企业招工面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高效就业。截至目前,6个镇培训已脱贫人口数达4181人,帮助已脱贫人口实现就业数1644人。
捐资捐物,落实落细基础建设
“共产党员是什么?是飘扬的旗、是挺立的树、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我深知,作为党员,是群众最信任的人,帮扶工作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学校教育水平,优化镇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这些带不走的帮扶成果,能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群众生活带来最明显的改变。
三年来,驻林头镇工作队联系珠海市财政局向林头镇中心学校捐赠电脑100台,有效填补电脑课空白,完善现代化教学设备,真正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驻电城镇工作队在白蕉村投入各类帮扶资金951.33万元,完成了白蕉小学校内基础设施、村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村农贸市场、治污湿地公园、困难户房屋修缮等项目,现将近全部完工和投入使用。驻观珠镇工作队为葛山小学、合利小学申请珠海市原鹤洲新区173万元帮扶资金,推动学校食堂、图书阅览室、运动场等项目修缮完成,葛山小学还在工作队的推进下,建成电白地区乡村学校首个带10万册电子图书的图书阅览室,推动学校从一至五年级小学教学点升级成为全学制的完全小学,几代葛山人期盼已久的心愿终于实现。驻霞洞镇工作队联系对接珠海市大横琴集团筹集资金30万元、珠海河南商会捐赠10万元,提升军屯村基层党建效能。驻树仔镇工作队对接珠海爱心企业捐赠物资,完成了山美村环村路鱼塘护栏建设、路灯安装、篮球场改建、山美小学跑道建设,在镇内建设起了首个儿童心理咨询室……
3年来,工作组还协助当地,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帮扶地区捐资捐物,用于奖学奖教、慰问救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条件改善等项目建设。村民们看到了村内相关设施的实质性完善,更有信心且更加配合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开展。
提质增效,做实做强赋能产业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我们紧抓“质优”关键发展乡村产业,助推现有产业提质,引进优特产业发展,走好产业带动共富路。直到目前,工作组共帮助6个镇打造了珠海市对口帮扶茂名市“三个一百”42个特色种植基地、32个特色养殖基地、9个特色农产品销售门店,涉及荔枝、龙眼、圣女果、木瓜、茄子、生鸡、蛋鸡、羊、肉鸽、鱼虾等产业。工作组把“特色产业”作为突破口,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流转集中连片土地,对接引起优质企业在当地建立哈密瓜、莲雾、阳光玫瑰、黄金山竹、榴莲等特色且收益高、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蔬果产业基地,培育更有竞争优势的电白特色产业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此外,工作组通过对接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联系珠茂两地种养专业人士,在当地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活动,组织电白当地农业带头人和村两委干部到珠海市优质农企、产业基地、产品门店参观学习,利用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向农户派发农药化肥及农具等农用物资。帮助产业基地申请帮扶资金、产业奖励资金,用于产业基地升级建设,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基地规模。其中,共有14个产业帮扶项目分别获得了2021、2022年珠海市产业奖励资金共403万元,在奖励金的支持下,完成农资仓库建设、机器设备升级、冷链运输设备购买、灌溉施肥设施建设、基地路面硬底化建设等项目。
如今,驻霞洞镇工作队对接科技特派员团队建设的20多亩荔枝种枝资源圃基地、荣夏村荔枝生产提质增效技术指导和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现已成功嫁接培育仙进奉、桂早荔、科技1号、冰荔、井岗红糯等优质品种。在今年荔枝季,嫁接的新种苗已成功挂果,旺季时基地内日均采摘5000斤荔枝送往外地,带动周边40多名工人就业,单日工资最高200元。驻岭门镇工作队投入100万元帮扶资金,帮助弘和花生油生产基地建设2条半自动生产线,基地产能从日产花生油1000斤提升至6000斤,整体效益翻了两番。驻观珠镇工作队助推茂名果山王农业有限公司落地建设“葛山村高标准化智慧农业示范园”,现种植猫山王榴莲近50万棵,澳洲黄金山竹3万多棵,莫斯科冰淇淋果2万多棵,优质荔枝(冰荔、仙进奉)2000多棵。驻树仔镇工作队投入10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粤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扩建农产品收购点,升级打造电商平台,帮助树仔镇周边生鲜果蔬畅通销路,增加脱贫户车间挑拣包装就业岗位……我们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循环模式、深化联农带农机制,实现特色产业与精准帮扶、集体经济与民营企业、农户与脱贫户的共生共赢。
以购代帮,拓宽拓深销售渠道
犹记2022年年中,我在走访产业基地时,看到一大片田野里,雨后的水珠点缀着满藤翠绿的黄瓜、苦瓜,很是新鲜。但是当地的农户告诉我,这批瓜在疫情封控和雨水天气的影响下,销售渠道窄,采摘运输费用甚至比售价还高,这批瓜可能要烂在地里了,忧愁紧锁他们的眉头。我主动发起消费帮扶活动,积极与珠三角等地的相关农企、蔬果市场对接,几天内把面临滞销的6000斤大顶苦瓜、20000斤青瓜、20000斤冬瓜及时送往珠三角市场,有效减轻农户损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得到当地广大群众的好评。“好山好水出好果,好果还得好吆喝。”随着帮扶地区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稳定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效益,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户增加收入。
这几年,工作组不断从包装设计、宣传倡议、线上渠道、工会购买、平台代售等多个角度制定销售计划,不断发动社会爱心组织到电白区开展消费帮扶产品展销活动,对接组团帮扶单位职工饭堂与电白农企签订长期供销协议,推动帮扶产品走进机关,稳定销售链条。在2023年年中,由工作组引进的优质农企“芊绿农业”,通过统一收购和精品包装销售,帮助茂名市销售荔枝250万元、龙眼180万元。驻观珠镇工作队推动葛山村电商创新交流营基地在2023年12月顺利揭牌,还组织举办了为期3天的首届“葛山杯”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农电商直播大赛,通过电商直播比赛的形式,帮助观珠镇销售沉香特色产品,到村到户帮助农户带货农产品,3天直播带来2.5万单的销量,销售额超600万元。
转眼三年过去,帮扶地区的每一处改变,是组团帮扶单位、全体帮扶干部、当地镇党委政府、群众一起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的生动写照。追风赶月莫停留,争当无私奉献者。秉着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个角落继续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乡村振兴奋进篇章。
统筹:李志 朱颖洁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