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22日是“世界脑健康日”。新快报记者从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义诊当中获悉,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脑健康”已成为人人关注的健康焦点问题。一般来说,人类到25岁以后,大脑发育基本停止,50岁进入“脑衰老”阶段。因此,大脑也要“抗衰”。
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介绍,脑部衰老主要表现为反应变慢、学习新事物能力以及记忆功能衰退等。家族遗传和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脑健康。
“导致脑衰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遗传。其次是熬夜。许多年轻人在踏入25岁之后,不注意保护大脑,喜欢熬夜,如若连续熬夜三个晚上,就会造成脑衰老。”陆正齐表示,睡眠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医生建议晚上从10点半-11点半之间,就要注意休息。“睡眠也是最简单的,让大脑‘减压’的方法之一。”而睡前可洗个温水澡,让神经放松。而患有严重睡眠障碍患者,建议求助专业医生。
如何避免睡眠障碍,维护脑部健康?中山三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陶炯则表示,首先是非药物治疗。而严重睡眠障碍者则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大脑衰老会导致疾病发生,认知障碍是脑衰老导致的功能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还有脑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以及饮酒吸烟、社交孤立等,都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通过有针对性干预,40%的认知障碍能够被预防和延迟医生建议,大于50岁的市民,若出现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情绪不佳等情况,尽早进行大脑检查。
陆正齐介绍,目前可检出脑衰老症状的检查包括磁共振、脑电图和脑CT,通过发现是否存在过早的脑部萎缩。若在40岁以后,有这些症状,且同时查出高血压、糖尿病等,还要检查颈部血管有没有斑块,甚至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检查心脏血管,以发现脑衰老的原因,并对症治疗。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斯璐 通讯员甄晓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