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家居市场由增量转为存量竞争格局,传统的商业模式、经营理念、渠道布局等都经历结构性调整;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品质、服务的要求显著提升,对环保、健康的关注也日益增加,叠加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技术的迅速兴起和普及,家居行业更是被全方位卷入局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采取更全面的ESG战略,以迎接市场和行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
首次披露企业增多,ESG逐渐融入日常经营
今年5月,A股上市公司正式迎来了可持续发展(ESG)信息强制披露时代。沪深北三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明确,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公司自愿披露。
在报告编制方面,也有着更加具体的要求和细则。按照交易所最新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和国际准则(GRI、ISSB等)均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制度,并披露负责管理、监督可持续发展相关影响、风险和机遇的机构(如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等)、管理层设置情况。根据华证指数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A 股上市公司中超600家设立了ESG相关委员会,较上一年增长114%。
新快报记者留意到,有越来越多的家居企业从CSR(企业社会责任)到ESG进阶。例如,喜临门今年发布了首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恒林股份连续5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在今年交出第一份ESG报告。除此之外,部分企业还设立了ESG相关委员会或工作组,明确了高级管理层在ESG管理中的职责,并将ESG融入公司日常治理和管理结构中。
聚焦报告披露内容上,企业关注的内容仍是集中在绿色建材、绿色工厂、清洁能源使用等相关信息,以尝试向公众展现在产品设计、材料选取、生产制造、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形象。慕思在报告中披露,其东莞新工业园里的屋顶立面、立体库楼面等全部用于建设光伏发电站,根据改造后光伏实际发电量统计,2023年光伏发电量661.33万kWh,用光伏发电513.85万kWh,节约电费511万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449.36吨。
报告披露尚待规范,个别企业内容与上一年重复
值得注意的是,就整体而言,即使是上市多年的企业,他们对披露ESG报告积极性并不高以及评级普遍较低。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的ESG评级数据显示,在32家家居企业中,ESG评级达到A的仅有8家,C至D的有16家。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家居企业的低评级情况也屡屡引起投资者的关注与讨论。
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相较上一年,部分企业CSR/ESG报告的整体内容、呈现形式等方面变化不大,有些内容甚至出现明显的“粘贴复制性错误”。例如,箭牌家居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有着这样的表述:“2023年度,公司环保支出为人民币3173.91万元,包括环保设备及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投入等。”与2022年度的报告相比,表述上仅替换了年份,但该报告下方的图表显示2023年的环保投入实际为2990.01万元。
还有个别企业的CSR/ESG报告篇幅出现缩水的情况。相较于2022年的32页篇幅,美克家居今年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仅有22页,并且部分内容高度雷同上一年。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中心联合主任包婕曾指出,一份最基础的符合ESG披露标准的报告页数,一般在40页以上,这才能将监管要求的相关信息纳入其中;而一份较为详尽的ESG报告往往页数更多,达到100页。这类报告通常遵循了多套国际国内ESG标准,在ESG各重要议题上披露的内容更加详细。
在完善ESG信息披露和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家居企业当下仍面临众多履责痛点。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秘书长陈媛向新快报记者表示,一是数据收集难度大。目前家居建材企业缺乏标准化的系统来收集和衡量ESG相关数据,这包括环境影响指标(如温室气体排放、能源使用、水资源消耗)、社会绩效指标(如员工健康与安全、供应链劳动条件)和治理结构指标(如董事会多元化、反腐败政策),而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评估ESG表现的基础。二是缺乏统一标准和框架。行业内缺乏统一的ESG评价体系,不同的评级机构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论,这导致了评级结果的不一致,企业难以明确应该遵循哪套标准。三是应用场景尚待明确。除了监管和政策要求,企业投入资源完成ESG报告对业务发展,需要加强ESG结果与金融信贷和股权市场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价值收益。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指出,企业面临着合规经营、同行竞争、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迫使他们不断进行调整适应而无暇顾及ESG。“其实,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在ESG方面的投入不足,甚至也不知道如何去办。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将当年当季的财报做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只是顺带辐射而已。”
“出海热”兴起,公司治理与国际接轨成新挑战
今年以来,家居品牌“出海”成为行业的热议话题,不少企业认为其将是实现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随着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对ESG的愈发关注,企业“走出去”亦面临着合规挑战和ESG风险。
对于行业监督管理的未来方向,陈媛认为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政府和监管机构很可能会出台更为严格的ESG相关法规,要求企业进行更全面的ESG信息披露。再者,标准化将成为趋势,包括建立统一的ESG报告框架和指标体系,以便于比较和评估不同企业之间的ESG表现。同时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的ESG报告进行独立验证也将是一大趋势,以增强数据的可靠性和报告的可信度。
她进一步指出,为更好地“走出去”,企业需要建立ESG管理体系和绩效目标,包括创建或优化内部ESG管理框架,确保ESG原则贯穿于企业的战略规划、日常运营和决策制定中,逐渐加强管理水平;以及设定可量化的ESG发展目标,如碳减排目标、能耗目标、上下游供应链白名单、员工激励和发展等,有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企业ESG不良表现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影响,家居企业走出去需要注重自身的ESG的评级能力。”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出海更考验企业的财务能力、现金管理、风险管理以及ESG评级水平,企业需多方面提升综合实力。
近期行业重点ESG事件
1
2024年3月12日,梦洁股份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大股东及相关人员被罚500万元。
2
2024年3月,因合同规范问题,索菲亚、喜盈门、满屋研选、慕宸慕勒等全屋定制企业被浙江省消保委约谈。
3
2024年4月,宜家贸易(中国)有限公司销售的1批次“UTTER乌特尔”儿童凳经抽检不合格,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没款1.03万元。截至当前,宜家累计涉及的行政处罚多达70余次。
4
2024年5月,被誉为“家装第一股”的东易日盛持续陷入闭店、跑路等传闻,引发经营信任危机。
5
2024年5月1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发行人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发)做出了暂缓审议的决定。
6
2024年5月28日,因公司业绩预告失真虚高,浙江联翔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收证监局警示函。
7
2024年6月,永安林业因2022年及2023年财报多处内容存在错误、遗漏,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函。
8
2024年7月2日,*ST洪涛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9
2023年12月,弘高股份旗下子公司弘高装饰因连续8年财务造假,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10
2023年12月,梦百合因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被罚款27万元。
优秀案例
慕思股份
用高质量绿色产品传递健康睡眠文化
今年,慕思股份发布了《2023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简称“ESG报告”),详细披露其绿色实践,彰显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慕思股份自2022年6月上市以来,连续第二年发布的ESG报告。
该ESG报告从合规德治、绿色发展、创新为先、以人为本等维度详细披露了慕思股份过去一年如何努力为客户及社会创造价值,履行社会责任,不断致力于“让人们睡得更好”的愿景。特别地,报告专题聚焦“升级绿色产品 守护健康睡眠”,详细展示了行业头部企业如何坚守环保品质,用高质量绿色产品传递健康睡眠文化。
其中,绿色是其最显著的标签之一。慕思股份将这一理念贯彻到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包装与运输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例如,在选材时设定绿色标准,确保使用环保的原材料;与获得绿色认证的供应商合作,确保包装和原材料的环保性;在生产过程中采取节能降碳措施;推行绿色物流,以降低产品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报告期内,慕思股份获得中国绿色产品认证、生态产品认证以及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其主要产品床垫类型的绿色产品认证实现基本覆盖。
在其绿色实践中,慕思股份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战略制定与经营决策,全身心、全心意地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个业务和领域。比如,在绿色产品之外的工厂园区建设运营领域,不少家居企业都在加快建成绿色工厂并推行光伏发电项目。慕思亦在使用清洁能源调整园区能源结构,在其东莞新工业园里布局光伏能源的应用,屋顶立面、立体库楼面等全部用于建设光伏发电站,充分利用天然日照优势减少厂区日间用电负荷峰值,光伏总装机功率达到5.15MW,降低基本电费的同时将盈余电能外部供应,产生发电收益。根据改造后光伏实际发电量统计,2023年光伏发电量661.33万kWh,用光伏发电513.85万kWh,节约电费511万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449.36吨。
欧派家居
打造高品质的绿色健康美好家居新体验
在新家居消费时代的浪潮中,个性化、定制化、一站式、环保化的消费需求日益强烈,绿色品质消费逐渐成为家居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欧派家居始终坚持“至臻生活”的理念,致力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的绿色健康美好家居新体验。
欧派家居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当中,对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进行全面监督和统筹管理,确立了“稳健运营、合作共赢、社会和谐、员工成长、开拓创新、绿色环保”六大核心战略,全力践行绿色低碳环保承诺,致力打造绿色健康人居,携手社会各界共创美好生活。
在生产端,2023年,欧派家居做到废气、噪声排放全部达标,固体废物回收率达100%,全年火灾与环保投诉为零;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活动,通过绿色原材料转型以及厂区节能改造行动,保障家居产品的低碳环保与健康性;大力拥抱可再生能源,在广州总部、清远、天津、无锡基地持续投入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全年集团光伏项目发电量共计约41270兆瓦时,减少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达2.93万吨。
在消费端,不断刷新产品环保标准,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绿色产品,构建全新的健康家居生态。欧派家居发布的“欧派净醛企业标准”,凭借更低的甲醛限值要求,超越新国标ENF成为更严格的板材甲醛释放标准(甲醛释放量限值仅为≤0.02mg/m3),逐步从环保定制标准的引领者,成为整家环保的领创者。
与此同时,欧派家居亦积极投身社区共建与社会公益事业。2023年,公司积极营造平等尊重、多元包容的工作环境,全面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与职业健康安全,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与丰富的业余活动,荣获“广东年度非凡雇主”奖项;深度践行社会责任,秉持“让每一个家都因爱而温暖”的愿景,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助学圆梦、爱“芯”计划等特色公益活动,全年各类公益活动参与时长达2000+个小时,活动覆盖20万+人次,公益捐赠共计525.37万元。
尚品宅配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深耕社会公益
作为定制家居标杆企业,尚品宅配在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将实现“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血脉。以数字智慧为引领,践行社会责任,为守护家居健康环境、构建绿色的全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尚品宅配智造基地,应用的智能制造MES系统,材料利用率高达93%;自2019年起实施清洁生产和优化改造,最大化减少污染和利用资源。研发定制包装模式,产品所用包装纸板利用率达到90.3%,并设立产品绿色回收体系;2021年推出BIM整装技术,让装修材料利用率提高近20%。同时,将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列为供应商重要考核因素。种种举措,充分为环保作出贡献。
在板材制造方面,尚品宅配一直严选天然基材,并进行严格的甲醛测试实验。2021年,推出了高于新国标ENF级环保标准的“第二代康净板”,2024年周年庆之际,尚品宅配还为消费者升级实木多层板,给家更安全、更健康的绿色守护。
“第二代康净板”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级医疗机构的认可,从2021年至今,已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京市儿童医院、无锡市儿童医院、江西省儿童医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福建省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落地“康净宝贝之家”,为病患儿童打造健康的娱乐学习空间,助力其身心健康成长。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优势,尚品宅配深信知识的力量,希望为中国青少年打造更好的就学环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自2013年起,尚品宅配陆续发起“爱尚计划·爱上学”“衣旧有爱”等公益项目。十多年来,联动合作伙伴、企业员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通过捐赠新课桌椅、新冬衣,改善乡村偏远地区学校就学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为全国28省466所乡村小学捐赠37154套新课桌椅、17319件新冬衣。同时积极参与抗疫、赈灾等社会公益活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地区和人群提供切实的援助。
■新快报记者 梁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