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轩又摔倒了,他躺在地上不肯起来,已经记不得这是他第几次摔倒了。爸爸摸了摸他的头鼓励他继续起来练习。第10次、第20次……终于在摔完二十几个跟头后,轩轩成功起跳。
轩轩从7岁开始学滑板,爸爸阿锋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如今的他,不仅是广州市滑板队的运动员,还是广东滑板圈里“坐拥”百万粉丝的小明星。
滑板是一项兼具技巧、勇气和创造力的运动,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滑板运动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极大地提升了这项运动在大众中的认可度和影响力。轩轩妈妈阿丽说,滑板的加入不仅为奥运会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年轻运动员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展示才华的舞台,对滑板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家里人喜欢滑板也成为一种荣耀。”
滑板能从街头走到奥运,这是阿锋没有想到的。1990年出生的阿锋,18岁时初次接触滑板,“那个时候滑板只是一个街头运动,看着很酷炫就和朋友玩起来。以前没有所谓的培训,都是自学,就是年轻人社交的一种方式。”阿锋说。
阿锋和阿丽相识后,两人一起“跃入”了滑板的世界。阿锋玩的是街式滑板,阿丽玩的是longboard(长板),据说当时阿丽算是广州第一波玩长板速降的女生。
继承了父母的滑板梦,轩轩成为了广州市滑板队的一名运动员。过去4年里,他几乎每个月要换1~2块板,换一双鞋,用过的滑板和鞋不计其数,受过的伤也不计其数。
阿丽回忆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初学时,要开始跳only动作,连续摔了157次,第158次他才跳成功。这个过程中,其实能看出他对滑板的热爱和他的那份执着。”轩轩接过妈妈的话说:“我觉得这次上奥运会的郑好好姐姐一定比我摔的跤更多,才能走向奥运会的舞台,我也会努力的。”
当一家人参与同一个活动,他们不仅是享受运动的欢畅,还能增进家人的亲密感,在共同的爱好中找到乐趣。“对于我们来说,滑板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家庭联结的方式,制造美好的回忆。”阿丽说。
■策划: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图文:新快报记者 郗慧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