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天,路明了,群众的心亮了。”走进清远市清新区龙颈镇,帮扶单位投入资金安装的1500余盏太阳能路灯,成了当地群众津津乐道的新风景,点亮了乡村振兴路。
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清新区加力提速推进头号工程,全面建设“生态清新、活力清新、品质清新、幸福清新”,奋力将清新打造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生态宜居的绿色标杆、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三年来,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扎根基层,念民所忧、行民所盼,充分发挥“组团式”帮扶力量,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树典型,助力清新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共同打造全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清新样板。
1553盏路灯
乡村振兴路被一一点亮
“为村民赠送光明,点亮乡村振兴路”。今年1月1日晚上,龙颈镇埗田村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都亮了,以前担心夜行安全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散步,村委会为驻镇工作队送去了表达感谢的锦旗。
原来,由审计署驻广州办、广铁集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共同组建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入驻龙颈镇后,针对部分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短板,特别是道路照明不足造成“山货”运输受限、居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协调广铁集团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为偏远地区安装了1553盏太阳能路灯。
通过路灯安装这一民心工程,惠及龙颈镇16个村委会、223个自然村的群众。其中,埗田村安装了131盏路灯,覆盖了8个较为偏远、路灯匮乏的村落。除了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工作队同时围绕乡村教育、乡村治理等方面做文章,切实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龙颈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有近600名师生的乡村学校,学校运动场建成超过20年,原有足球场、煤渣跑道、篮球场等设备设施陈旧落后,已不能满足师生体育运动所需。
为解决学校燃眉之急,广铁集团自筹资金248万余元,支持学校运动场改造,铺设塑胶跑道,翻新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购置体育器材,配置高柱灯、修建排水沟等,不仅更好满足了学校师生的运动需求,也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全省首个
数智融合赋能乡村治理
今年3月,浸潭镇“智慧乡镇”综合治理平台交付使用,不仅是全省首个使用AR实景地图功能、实现天空地全空间联动感知应用的“智慧乡镇”平台,更是全省首个实现高位视频与无人机实时联动应用调度的“智慧乡镇”平台。
“好山好水好生活,新风新貌新事多。”由省人民检察院牵头,广东铁塔参与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浸潭镇后,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浸潭镇与广东铁塔携手打造“智慧乡镇”综合治理平台,将“数字乡村”发展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为全面提升浸潭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帮扶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投入帮扶资金近500万元,结合“铁塔+大数据+AI”,整合新建与存量的高位监控、低位监控、乡村云广播、全自动无人值守无人机库和手持无人机,实现森林防火、河道及水库监控、土地违建监控、交通监控等重点场景的视频监控应用以及乡村云广播,“数智融合”赋能乡村治理。
浸潭镇获评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六甲洞村跻身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白花塱村、五一村、六甲洞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随着浸潭镇“智慧乡镇”综合治理平台投入使用,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智慧农业、智慧消防、智慧旅游等功能模块,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打造“数字乡村”建设的“浸潭样本”。
串珠成链
示范“带”动和美乡村建设
从石潭镇高速出口下来,沿着“十里稻浪 茶果飘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前行,平坦的柏油路干净整洁,路边农房外立面披上新衣,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由清远市教育局牵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委老干部局、中国邮政清远公司、清远农商行等单位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石潭镇以来,全力协助石潭镇推动“十里稻浪 茶果飘乡”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建设。聚合资金4500多万元,建设全长18.8公里,起于大洛旧村,终至岩口村,串联1个美丽圩镇(石潭社区)的示范带,逐步将“规划图”变成大地“实景画”。
三年来,大洛粮花轮作、江咀多产业聚集、水西农文旅研四产联动等9个特色村以及15个特色节点的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沿着“一带一路”,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大幅提升,串起和美乡村“幸福链”。“周边环境变美了,整体形象不断提升,对我们企业来说,投资发展信心也更足了。”石潭镇澳洲坚果加工厂负责人如是告诉新快报记者。
联合多方参与盘活闲置的旧电信局大楼,改造升级为石潭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创新中心;推动校地开展党建联建,利用学校场地共建群众服务中心,打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驻镇工作队持续发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广大农民分享更多发展成果。
顺利交接
紧盯关键小事提升幸福指数
新建人造草足球场,翻新塑胶跑道,新铺运动场塑胶地坪,改造两个篮球场,对主席台、看台、钢丝网等进行了翻新……在广州市乡村振兴组团帮扶单位牵线搭桥下,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向禾云镇人民政府捐赠了200万元,其中150万元用于禾云中学操场跑道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于今年1月开工,6月竣工,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日常锻炼和体育比赛的需求。
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驻禾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急群众之所急,发挥组团单位资源优势,加快补齐农村突出短板,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通过投入5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禾云镇卫生院中医馆升级改造项目。经过改造的中医馆设有中医诊室、中医理疗室、康复训练室、熏蒸室、名医工作室等功能区域,提升了镇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交好‘接力棒’,搭好‘连心桥’。”在8月2日召开的清新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交接座谈会上,清新区委书记刘建俊指出,过去三年,驻镇帮镇扶村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有力推动清新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他希望新一轮帮扶干部迅速进入角色,尽快适应环境,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结合清新实际需要,推动帮扶项目落地见效,努力为清新“百千万工程”增添一份力量。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 飞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