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前,来自梅州市蕉岭县广福学校的29名优秀师生,前往广州开启精彩的研学之旅;进入7月,广福镇的鹰嘴桃熟了,又收到广州地铁第一批3万多斤的订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开展以来,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在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这里的“土特产”出山入湾,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从“人民期盼”出发,以“人民满意”落脚。广州市驻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入驻以来,按照“广州所能、梅州所需、当地所愿”原则,坚持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加快补齐镇村建设突出短板,因地制宜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铺就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以产兴村
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我们给豪岭村、留畲村、大坝村共分红15万元。”位于广福镇豪岭村的桃花源山庄,桃花源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明雄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有将近100人在山庄务工,其中固定用工的,每人每月5000-6000元,灵活就业的,每人每天150元。
2021年,由广州地铁集团、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科协、广州大学组团成立的工作队入驻广福镇后,打响的“第一仗”就是及时助农销售鹰嘴桃6万多斤。三年来,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消费帮扶黑木耳、鹰嘴桃、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价值共924万元,有效带动村集体及农户“双增收”。
“组团单位不但消费能力强,而且科技含量高。”第一批工作队队长裴敬中表示,工作队充分发挥科技助农作用,在广州市科技局支持指导下,协助蕉岭县(广福镇)成功申报“食用菌低碳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促进黑木耳产业扩产增效;支持蕉岭县申报2024年度穗梅科技合作项目“野漆树果精深加工和产业化”“鹰嘴蜜桃病虫害综合防控及初加工技术应用与示范”等,推动漆树木蜡、鹰嘴桃等产业的精深加工发展。在广州市科协支持下,促进了航天辣椒联合试验种植基地落户广福镇叶田村。
三年来,工作队充分发挥组团单位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同向发力,累计投入自筹资金超1800万元。通过发挥广州地铁资源优势,在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联盟牵头组织下,共促进4批次20家大型企业走进蕉岭考察,依托广州地铁宣传渠道,持续加大对梅州“世界客都”、蕉岭“长寿之乡”的全方位宣传推介,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以文铸魂
打造乡村文化振兴新阵地
华灯初上,经过改造提升的广福镇文体广场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工作队队员们闻歌起舞,富有感染力的舞步,吸引了围观群众纷纷加入广场舞的队伍。
“原广场建成使用超过20年,由于场地破损、设施落后,已不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裴敬中说,2023年,工作队争取后方单位筹资160万元,用于支持广福镇文体广场及周边改造提升项目,打造成为融入地铁特色元素的文体广场,为美丽圩镇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广州地铁集团筹资59万元援建叶田村文体活动中心,为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治理、实现文化振兴提供了新阵地。
2023年3月,4家组团单位选派11个党组织,与广福镇11个村(居)委建立党建结对机制,开创了梅州市组团帮扶单位与驻地镇全部村(居)结对共建全覆盖的先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工作队申请了10万元慈善资金,用于广福镇乐干村九栋道路建设项目;广州市科技局干部职工捐款3.2万元,对留畲村野漆树种植基地附近150米山路完成混凝土硬化;广州大学牵头获得省科技厅立项支持资金100万元,促成广东乡村地域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落地广福镇……三年来,工作队聚力解决了一批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
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工作队发挥广州大学资源力量,开展舞狮和武术、器乐、声乐、舞蹈等培训,联合后方单位、地方政府部门举办“长寿蕉岭、乡音美韵”文艺晚会。广州地铁携手广州市科协、广州大学等单位在广福镇文体广场共同举办“广梅携手,共促振兴——广福镇帮扶组团单位文化下乡文艺晚会”,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获得广泛好评。
以人为本
架起学子走出大山的桥梁
走进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参观“寻找铁路华工的足迹”展览,体验大漆工艺课堂;深入广州大学天象馆和天文台,感受浩瀚星空带来的震撼;参观广东科学中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科普奇幻之旅;游览广州地铁博物馆,乘坐APM线,前往海心沙、广州塔打卡……5月31日至6月2日,广福学校29名优秀师生代表赴穗开启研学之旅。
从2022年“走出大山 团徽闪耀”研学活动、2023年“走出大山 振兴乡村”研学活动,到今年“走出大山 传承文化”研学活动,三年来,工作队依托广州市科协的支持,每年组织当地中小学生赴穗开展研学活动1次,累计开展3场次共150人次的研学活动,受到师生、家长一致欢迎。同时推动“广州科普大篷车”开进蕉岭县,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无人机表演等帮扶活动7场次。
一条“学子路”,一座“振兴桥”,打通了广福镇孩子上学“最后一公里”。三年来,工作队心系教育帮扶,大力支持乡村教育事业,自筹资金20万元,用于广福学校科普园地建设,推动教育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在工作队努力推动下,广州大学与蕉岭县委组织部签订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协议等,每年组织开展2期干部培训班及班主任培训班,2023年开展了“2023年蕉岭县中小学班主任能力提升研修班”“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培训班,2024年开展了蕉岭县“百千万工程”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蕉岭县高中语文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等。
“第一批工作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第二批工作队队长郭勇对新快报记者说,新队员们将继续发扬老队员勇于担当、精诚团结、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跑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接力棒”,为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广州智慧和广州力量。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 迪
校对:王 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