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书香中国万里行”采访团来到中山,对中山市全民阅读情况进行全面采访,同时也多层面、多视角聚焦中山市全民阅读及文化建设,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2022年至今,中山市香山书房总数达到100多家,分布在社区、校园、商圈、公园、工业园区等各个角落。这些有颜值有内涵的香山书房,正成为中山新文化地标。8月17日上午10点不到,顶着蒙蒙细雨,采访团第一站来到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依山傍水、鸟语花香,这家掩映公园中的香山书房,2023年人流量近33万人次,是全市所有香山书房人流量中的“流量之王”。
随后,采访团一行人还参观了华侨公园香山书房、中山最美书店星球索书苑、市文化馆非遗主题香山书房、金钟湖公园香山书房。“经营模式如何?”“日常人流量多大、使用率多高?”“如何可持续性运营?”在各家香山书房和书店内,采访团记者对相关负责人连连发问,并采访了前来阅读学习的市民读者。
“一书房一特色,百家书房百样精彩。每家香山书房在书房,都有各式各样的创新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范燕莹介绍,各家香山书房究竟怎么开,中山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跳出了传统书房的单一业态,丰富多元的业态实现了不同的“打法”。
数字革命席卷而来,由于运营成本过高、网上书城分流比例大、人们阅读习惯改变等多种冲击,实体书店日渐萧条。线下实体书店如何“长红”发展,也是此行采访范燕莹及其记者所关心的问题。在星球索书苑内,她认为,依托香山书房这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IP,与传统线下书店结合起来,既具备推广全民阅读的公益性,又能够为有情怀的实体书店增加人流,也是一种实现双赢的全新探索。
下午5时许,三乡镇桥头稻田香山书房内,阳光穿透玻璃,轻洒在书桌上,周边村民用一杯花茶,一本好书,便开启了休闲时光。“书房与稻田的景致相映衬,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能让人全身心放松。”采访团中有成员一边拍摄美景一边赞叹。
在18日的行程中,采访团还深入沙溪镇农商银行优优儿童金融智慧营香山书房、西区街道西苑社区香山书房、荔景苑景区香山书房,深度了解中山市全民阅读及文化建设情况。
“香山书房的布局不仅紧密贴近市民生活圈,更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的广泛覆盖,极大地提升了市民阅读的便捷性。”经过两天的参观及采访,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徐嘉伟表示,无论是公园之中还是植根于村(社区)的香山书房,都展现了其共性——“贴近性”,让更多市民读者在“家门口”实现了取书、借书、还书等环节,这对于激发公众阅读兴趣、促进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悉,作为国家级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书香中国万里行”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等牵头组织。自2014年举办以来,该品牌活动已经走过河北、山东、江苏、福建、河南、海南、陕西等多地,深入基层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在各地开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