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19日,佛山中央法务区发布暨建设启动活动在佛山市禅城区文华花市指挥中心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佛山中央法务区将建设“一平台四中心”,打造立足佛山、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多元、聚合、一站式集成创新法治服务高地。希望到2026年,佛山中央法务区将形成“一小时”全球法律服务圈。
选址季华路沿线地带
建设“一平台四中心”
据介绍,佛山中央法务区选址禅城区季华路沿线地带,占地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法务区将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为基础,打造政务法律服务、社会法律服务、企业(园区)三者相互链接、交流服务的综合平台。同时,佛山中央法务区将建设“一平台四中心”,打造立足佛山、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共向未来的一站式法治服务新高地。
“一平台”是搭建一个实体平台,建设多功能智慧化聚合服务场地,“四中心”是建设企业法务中心、律政服务中心、法治文化中心、产业孵化中心,最大限度整合各类法务、泛法务资源,打造全方位、全链条的法务创新平台,提升佛山法律服务品质以及城市核心竞争力,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佛山,辐射湾区,面向世界。建成后,佛山中央法务区不仅将集中企业政务法律服务与市场化商事法律服务供给,提升律政服务资源聚集程度,营造便捷高效的律师执业环境。同时,也将搭建“政府+法律服务机构+高校”多方法律共同体培训基地,为大湾区法律共同体搭建可供沟通交流、教育培训、学术讨论、实践平台,共同推动产学研结合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协作。加强涉外涉港澳台法律服务。
预计2026年,法务区开设佛山市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及港澳台服务专窗,打造港澳台居民以及国外人士来佛山就业、创业、定居服务平台。建立“内地调解+港澳调解”模式,推动调解与诉讼、国际仲裁共同构成涉外商事争议解决的“三驾马车”,不断完善大湾区(佛山)软联通规则机制。
“希望2026年,佛山中央法务区将实现核心商贸区、金融保险产业与中央法务区高度伴生协同发展,形成‘一小时’全球法律服务圈。”禅城区副区长邓建勋表示,下一阶段,佛山中央法务区将秉持全周期化、一站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推进建设进程。
既是佛山所需又是禅城所能
良好基础吸引中央法务区落地
那么,佛山禅城建设佛山中央法务区的底气何在?
据了解,禅城作为佛山城市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数据显示,禅城汇集了市区两级公、检、法、司两级资源,除禅城公证处外,辖区内还有珠江、岭南公证处,市企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涉外涉港澳台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等,佛山12家司法鉴定机构中有8家位于禅城。汇聚了超过佛山市三分之一的律所和近四成的执业律师。禅城还汇聚了全市40%的银行机构、70%的保险主体机构和65%的金融“亿元楼”。
除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经济实力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2023年禅城GDP接近2400亿元,在全国地级市中心城区中排名第二,在全国各类创新、投资、活力等榜单中常年位居全国百强。2023年禅城区律师所法律服务营收占GDP比重超过万分之三十,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禅城还提出奋力建设都市制造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商业消费中心、岭南文化中心。目前,禅城区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40万户,对外交流频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法律服务需求广阔。这代表着佛山中央法务区落户禅城,既是佛山所需,更是禅城所能。
“中央法务区启动建设是提高法律服务能级和水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一件大事。”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表示,下一阶段,佛山将加快平台、生态聚集,用做产业的方式培育发展法务产业链,以审判、仲裁、商事、调解、公正为链主,最大程度聚合各类公法服务资源和平台。同时,有针对性引进律所、司法鉴定、会计、审计、税务等关联机构,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全链条、专业化服务。
启动仪式现场,佛山中央法务区与天府中央法务区、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天河片区)、河套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横琴珠港澳(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五地法务区代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将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提升各地法务服务水平。同时,佛山中央法务区高校实践基地及禅城区合规研究中心在现场揭牌成立。会上还为禅城区合规研究中心荣誉顾问王志乐、法治禅城建设荣誉顾问王青斌颁发荣誉证书。
(文、图/李艳 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