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我们的食物比较传统,中国游客来新加坡旅游,想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就会选择我们店。上大众点评必吃榜之后中国客人多了将近4倍,榜单正帮助我们把‘山瑞汤’打造为新加坡代表美食之一。”
新加坡陈生成山瑞补品的第三代陈老板分享说,自己此前去泰国等世界其他地方旅游时,也会用大众点评,切身体会过点评榜单的价值。“对于上榜商家来说一定是一种优势,可以让更多新加坡的美食让中国游客吃到。让中国食客知道,跟着这个榜单走,就不踩雷。”
陈老板关于地道美食传承与文化传播的故事,也正发生在全世界更多角落。
8月20日,大众点评2024“必吃榜”发布会暨颁奖盛典(港澳及海外地区)在香港举办,共13座港澳及海外城市232家餐厅上榜,香港、澳门、东京、新加坡、大阪为上榜餐厅数TOP5。跟随大众探寻美食的脚步,今年榜单新增7城发榜,上榜餐厅数增长超6成;更多地道小店、本地老店出现在榜单上,10年以上商户占比达59%;榜单正成为食客的世界美食之旅指南,促进各国美食文化传承交流的“助推器”。
香港榜单尽显“环球美食天堂”城市名片
“在香港,无处不旅游,无处不美食。”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说道。作为“环球美食天堂”,在今年“必吃榜”中,香港有39家上榜餐厅,为境外上榜餐厅数最多城市。其中28家为新上榜,小吃店占比接近20%;覆盖更多商区,天后、北角、西贡等地首次有商户上榜;包含12个品类,新增亚洲菜、西班牙菜等菜系,榜单成为更全面展现香港美食文化的“城市美食名片”。
得闲饮茶由孙志强先生创始于2019年,据介绍,孙老板自16岁就开始学做香港点心,做了30多年。从完全不懂的点心,一路做到酒楼点心部主管,获得过美食之最大赏等多项大奖。2019年,孙志强先生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初衷则是为了点心文化的一份传承。“传统大酒楼里的早茶点心只是做早上,晚上就做炒菜。这种形态适合中老年群体,或者是周末家庭出行。对于日常要上班的年轻群体来说,并不友好。”孙老板介绍,得闲的优势则是全天到晚上23:00都供应点心,更符合年轻人的作息,“让更多人晚上下班也可以来吃一笼地道的港式虾饺,那么传统港式点心的味道,就会被更多人记住。”
谈到“必吃榜”,孙老板坦言,今年首次上榜之前,自己根本不了解。“但真正上榜之后,确实切实感受到了榜单的影响力。店里内地客人明显变多,很多游客在附近想吃东西,打开‘必吃榜’,刚好又想吃具有香港特色的餐厅,就会来我们店。”上榜之后,得闲饮茶更推出“写真实评价赠送甜品”的活动,感谢顾客们的支持,“上榜既是荣誉也是动力,我们会继续把得闲做好,继续传承这份香港点心技艺。”
传统地道美食外,香港美食文化也不乏创新。另一新上榜餐厅—随变烧烤麻辣鸡煲(佐敦店),就将川渝麻辣火锅与港式鸡煲相融合。小店市井轻松的气氛,烟火气十足的鸡煲火锅,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往。
“本来是香港本地年轻人居多,自从上了‘必吃榜’,内地游客占比可以达到5成。”黄老板说,之前在内地工作,知道“必吃榜”的权威性,连自己去外地旅游,也会照着榜单打卡代表性美食。随着港式麻辣鸡煲登上“必吃榜”,走入更多外地食客的美食清单,黄老板也表示,会更加注重店内食材、口味和服务,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全面感受香港美食文化创新。
“招牌果然好正,都是地道口味”“食材新鲜,虾饺里有大颗虾”“店小却又好味道,街坊客多。”......过去一年,大众点评用户“味蕾游”过后的真实评价,凝结成一张展现香港文化的“必吃榜”,将这里的地道美食文化传递出去。
跟随用户探寻美食的脚步
事实上,在今年“必吃榜”境外榜单上,香港榜单展现出的地道传承、创新兼容与文化交融并不是个例。
新加坡新上榜餐厅—陈生成山瑞补品,就凭借七十余年的美食传承故事,向游客展现新加坡的城市面貌。“新加坡多元的文化构成,带来了多远的美食文化。”第三代传承人陈老板告诉记者,店里的煲汤手艺源自祖父辈的家乡广东潮汕,每碗都需加入药材、山瑞骨、猪骨等食材,经过12小时慢炖而成,而汤里的“山瑞”则是来自印尼的新鲜甲鱼。
在陈老板眼里,新加坡好像一个“中央厨房”,美食家们汇集各地好食材、好手艺,在此孕育出兼容多元的美食文化。
在澳门,新上榜商户荣记牛杂,也已是一家四代传承的老店。据梁老板介绍,店里的牛杂均从国外进口,每天需经过清洗烹煮等多道工序,再经四至六小时熬制而成,秘制汤底则是由太公传承下来的独门秘方。此外,由于消费者日渐多元化的需求,后代们还逐渐研发出咖喱等辛辣酱汁,满足不同人群的味蕾需求。
平台用户寻味目的地的扩容,沉淀出更海量的评价数据,带领“必吃榜”来到了7座新发海外城市,新增近90家地道餐厅。2024年“必吃榜”成为全球更多地区的“城市美食名片”,带领食客透过美食了解一座城市。
“小榜单”推动世界美食共融共通
美食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一份“8亿用户吃出来”的“必吃榜”,是全球餐饮商户的“金字招牌”,助力商家发展。以香港为例,2023年榜单发布前后,上榜商户流量环比增幅接近30%。此外,榜单更进一步促进各国美食文化的传承创新、交流融合。
奶茶、咖啡、红豆冰、西多士、菠萝油.......“冰室是香港本地活生生孵化出来的文化,一定要传承下来。”华嫂冰室创办人华嫂表示,登上“必吃榜”之后,不仅是上榜门店,华嫂在尖沙咀、湾仔到分店也迎来了更多的内地客人,目前尖沙咀门店的内地客人占比高达8成。
“因为必吃榜,更多内地客人把华嫂冰室作为香港之旅中值得一试的餐厅,也就帮助我们把香港冰室文化传递给更多内地食客。”华嫂说,必吃榜不仅是荣誉,也是动力,“为了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会把食物的品质都做到更好,传承香港独特的冰室美食文化,让更多人通过华嫂,感受香港。”
“西贡吃海鲜比较著名,店里的食材基本是当地渔民从海里一捕上岸,就被店里买回去,是本地最新鲜的食材。”六福菜馆冯经理介绍,烹饪手法上厨师选择用最能保留原味及鮮味的烹調方式,基于蜑家菜讲究的热度和鲜味,以及客家菜讲究的青鲜香浓,保留海鲜原本的鲜味。
去年4月,六福菜馆上线了美团团购套餐,将店里的特色菜用更优惠的价格提供给食客,为店里带来了更多内地客人。冯经理特别提到,登上“必吃榜”后,店里内地游客增幅超过三成,“更多食客可以透过我们,品尝西贡本地的海鲜特色,客家菜以及疍家菜两大菜系的文化精髓。”
陈生成山瑞补品的年轻陈老板跟记者分享说,自己此前去泰国等世界其他地方旅游时,也会用大众点评,切身体会过点评榜单的价值。“对于上榜商家来说一定是一种优势,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这样家族传承的美食,推广给中国旅客。让更多新加坡的美食,可以让中国游客吃到。让中国食客知道,跟着这个榜单走,就不踩雷。”
数据显示,海外地区外,今年“必吃榜”共有108座中国城市2635家上榜餐厅,一众独具本地特色、兼具传统与创新的美食商户,成为中国美食文化的缩影。境内外榜单正成为全球美食爱好者的“味蕾游”出行指南,为食客们推荐“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必去餐厅。
“美食是一种无需翻译、跨越国界的语言,所有人都可以靠味蕾去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在发布会现场说道,美食也是文化的使者,人类的流动,带来文化的融合,传统美食也随之超越地理局限,得以在地化的融合和变革。“‘必吃榜’的责任,就是把中国美食推荐给全世界,把全世界的美食介绍给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