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广州市科技局召开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4年广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市场化办赛情况媒体交流会。会议介绍了今年赛事改革思路举措、具体做法和创新亮点,并邀请六大行业赛主办单位介绍各赛道特色和支持,以及往届参赛企业分享收获和体验。
“市场”+“政府”相结合
会上透露,为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参赛,原定于8月15日的大赛报名截止时间延至9月10日17时。本届大赛首次采取“市场”+“政府”相结合的办赛模式,在赛事结构、规则、流程、奖项、评审机制等多方面改革创新,总奖金超4000万元,划分14个行业赛道,协同各界社会力量办赛,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据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是全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创新创业赛事。今年是广州设置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独立赛区的第十年,打造了最具广州特色的科创品牌赛事。本届大赛以“创在广州”为主题,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创投氛围。
“科技金融的‘创投贷融’链条体系,‘创’是第一关。在这样一个新的周期、新的起点,广州在全国率先尝试市场化办赛,用类似于奥运会的‘赛马制’,通过政府链接更多社会资源,以市场化的方式精准服务企业。希望通过大赛的平台和媒介集聚更多企业,更好地形成各创新要素深度链接、资源共享、赋能发展的格局,增强企业的参与感,真正形成一种‘创在广州’的氛围,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该负责人表示。
6大行业改为14个细分赛道
大赛通过征集遴选行业赛主办单位的形式,首次将广州现有的各类社会赛事和政府办赛相融合,以市场化办赛的方式征集项目,政府组织办赛的形式开展评审,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营造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
赛制上,从以往的6大行业改为14个细分行业赛道。行业赛的机制创新,旨在凝聚社会力量调动产学研用金各环节的积极性,促进大赛的参与主体更广泛、组织形式更灵活、实施过程更高效。
14个行业赛主办单位包括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大院大所、投资机构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特色、优势和支持政策。各行业赛组成创新联合体,由新型研发机构、投资机构、孵化创新载体、产业联盟、龙头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组成,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协同整合行业产业资源办赛。
金融资本“加持”创新奖励
本届大赛深化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在奖励补助方面,对每个赛道单独设置奖励,最终将产生14个赛道冠军、168个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是往年的两倍多,奖励总额超4000万元。各赛道按初创组和成长组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共设置优秀奖不超过400名。往年参赛、获奖的企业,今年仍然可以继续参赛、继续获得奖金。
大赛一直以来备受金融资本的关注,每年吸引超300人次来自市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人深度参与到大赛当中。自2017年以来,累计助力千余家大赛企业获得投融资超431.81亿元。今年在投融资服务方面,通过大赛推动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科技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对接。
开放流程“保障”创新赛事
大赛组委会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提到,为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公开,赛事统一在广州科技大脑报名,组委会为行业赛主办单位提供统一标准化的赛事操作指引,行业赛最后一轮路演及大赛决赛全程对外开放及直播,组委会对应每个行业赛都配备赛场观察员到现场监督,评审专家组成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专家库里随机邀约的专家不参与有业务关系的项目评审。
行业赛主办单位向大赛组委会推荐优胜企业参加决赛,决赛由大赛组委会通过线下路演的形式统一组织,获奖企业统一由决赛中分数在80分及以上的企业中产生。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保持了市场化办赛的开放性、灵活性,更保证最终获奖项目的规范性、公平性。
港澳台赛“融合”创新圈层
本届大赛强化穗港联合创新,港澳台赛借力香港科技大学的多年竞赛机制和创业生态圈资源,与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广州赛合并办赛,发掘培养技术含量高、产业化前景好的港澳科创项目,吸引更多港澳科技成果在穗转移转化,通过两个品牌赛事“叠加奖励”将给予获奖项目最高近50万元(等价)的支持,助力港澳台科技成果“创在广州”,探索穗港协同打造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的新模式、新机制。
据悉,只要在广州市注册、2023年营收不超过2亿元、经营规范的非上市企业都可以报名参加大赛。为吸引更多企业参赛,今年大赛报名截止时间已延至2024年9月10日17点,企业可前往广州科技大脑(https://gzsti.gzsi.gov.cn)平台报名。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