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手术矫正近视,但近视手术不是想做就能做,会受年龄、眼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庆余年》滕梓荆夫人扮演者、女演员刘琪奕因天生小角膜,十多年来被多家医院拒绝做近视手术,理由均是“疑似圆锥角膜”。近日,普瑞眼科医院集团副总院长刘泉教授综合分析后,认为她符合手术条件,并为她成功完成手术。
因工作需要,刘琪奕一直渴望做近视手术。拍摄时,她常常连续佩戴隐形眼镜十几甚至二十小时,眼睛又干又涩。在拍摄《庆余年》滕梓荆夫人的哭戏时,为了缓解眼睛不适,她只好单眼戴隐形眼镜。“完全不戴看不清其他演员的反应和导演的指示,严重影响临场发挥。”但她辗转全国多家知名医院检查,结果都是“疑似圆锥角膜”,不能手术。
“圆锥角膜是近视手术的禁忌症,术前必须排除。”刘泉介绍,它是角膜进行性扩张、中央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严重时会致盲。
刘泉查看了刘琪奕在广州普瑞眼科医院的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她不是圆锥角膜。“她的角膜直径较小,只有10.4mm(正常为11.5-12mm),在角膜地形图的检测中极易出现假阳性,引起医生误判。通过询问沟通,我们发现她十年来近视和散光度数稳定;角膜地形图显示其双眼角膜形态规则且对称,没有不规则散光,双眼角膜最薄点的厚度较厚(560um左右)且对称,角膜厚度分布趋势正常;生物力学检查显示角膜硬度相关参数均在正常范围,说明角膜抗压能力较强。同时,圆锥角膜主要发病年龄在青少年时期,刘女士目前已是成人,而且度数稳定多年,因此可排除圆锥角膜。”他解释。
然而,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刘琪奕又遇到了难题。本来,她近视双眼近视度数只有200多度,散光也在100度以内,角膜厚度也够,适合做角膜激光手术。但由于她角膜直径小于全飞秒手术中负压环建议的最小角膜直径,手术当中会有失吸风险。最适合她的SMART全激光手术(用激光去除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无需负压环),又因为视力完全恢复需1个月左右,影响其工作。若选择ICL晶体植入术,小角膜眼内空间较小,没有合适的晶体尺寸。
最终,经过全面评估与充分沟通,刘泉与刘琪奕一同确定了全飞秒手术方案并顺利完成手术。“我做过多例小角膜患者的全飞秒手术,手术过程中要选准时机,使负压环精准对位,减少调整次数,降低失吸风险。”刘泉称。“太神奇了!手术后虽然有一层薄雾感,但已经能明显感觉到看东西更清晰。”刘琪奕说。术后三小时,她双眼视力达到1.0+。“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全面的检查、详细的评估、细致的沟通、全力的配合,缺一不可。” 刘泉对本次手术总结称。
刘泉提醒,除了圆锥角膜,近视手术还有很多禁忌症需要排除,如青光眼、眼底病等眼部疾病,及全身免疫性、代谢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甲亢等。此外,还要求患者近视度数稳定,至少连续两年,每年变化不超过50度;角膜厚度达到安全要求,角膜形态正常;患者能够接受手术风险和可能产生的术后不适。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李卓颖 王丽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