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聚焦“百千万工程”,以青春之名赴实践之约。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华南商贸”)近期组织了15支由师生构成的实践团队,深入广东省内包括广州、惠州、云浮等地的乡村,开展了一系列以“三下乡”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激发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乡村振兴。
其中,华南商贸校团委的兴新向农服务队深入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的寮采村、白土村及竹料等村落,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乡村农业发展现状。队员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农产品的种植、养护及包装过程,还在丰益生态园基地内,利用直播平台为当地农产品拓宽销路,有效缓解了销售难题。该校团委书记李丽珠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乡村的认识,更通过科技手段助力了乡村振兴,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华南商贸经济管理学院的“粤香绿韵”“匠心拾遗”和“乡约逐梦”及“逐影乡村”等4支突击队,分别前往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道罗洞村、增城区小楼镇腊圃村以及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白土村、水台镇棠下村等地。通过座谈会、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深入调研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及乡村治理现状。各队成员将所学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紧密结合,提出了多项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
在探索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征途中,粤香绿韵突击队深入百匠园、名匠街等地,深刻体悟匠人精神的精髓与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逐影乡村突击队则创新性地运用短视频技术,将腊圃村等古村落的韵味与风情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传播媒介与活力。逐影乡村突击队队长陈丽莲表示,这种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尝试,不仅促进了知识的普及,更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该校信息学院的“菇勇者”与“星火”突击队,聚焦农村电商与品牌建设,深入从化区江埔街道江村及白云区钟落潭镇白土村等地,运用专业知识为当地农业发展出谋划策,以实际行动响应“百千万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与智力支持。“星火”突击队在白土村深入实施了一系列精准帮扶项目,包括关爱贫困学子、特色主题教学及老党员慰问等,通过心与心的交流,与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儿童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人文与教育学院则依托“灵启筑梦”与“至意筑梦”两支实践队,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的寮采村与长腰岭村工作站,创新性地开展传统文化与趣味课程支教活动。谢嘉老师指出,“灵启筑梦”团队巧妙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通过英语绘本、艺术课程等形式,为乡村儿童打开了知识的新窗口,带来了欢笑与启迪。
设计与传媒学院则充分发挥专业特色,通过创意设计与传媒技术的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与解决方案。“古韵创艺乡村振兴”团队,在详尽调研基础上,精准把握寮采村文化精髓,匠心独运地创作了一系列富含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学生黄扬吉表示,团队依托专业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并创新性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修复古壁画,既有效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为其赋予了现代活力,促进了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团队将文化创意深度融入乡村发展规划,展现了专业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卫生健康学院的“健康服务”和“医路康伴”突击队也在钟落潭镇的茅岗村、梅田村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注于提升村民身心健康水平。团队成员依托专业知识,开展了包括血压测量、健康咨询、肩颈推拿、艾灸、耳穴压豆、拔火罐及三伏贴贴敷等在内的多样化义诊服务,深受村民欢迎。活动还融入了中医药文化宣传元素,通过互动性强的健康知识体验活动,增强了村民的健康意识。
华南商贸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乡村文明”实践团也积极行动,他们深入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竹三村,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实地考察等多种科学方法,对乡村治理的现状与挑战进行了全面剖析。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特别关注了乡村志愿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华南商贸党委书记王书汉强调,此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不仅是对乡村和谐发展的有力推动,更是青年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和青春活力的生动展现。他鼓励全体实践团成员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社会实践中锤炼自我、增长才干,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徐绍娜 通讯员訚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