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最近游客情况怎么样?经营上有什么困难?”8月13日上午,第二批驻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工作队(简称“工作队”)队长龙小军带队走访侨乡村的侨乡开心农场。
7月27日,由广州市荔湾区冲口街道牵头,荔湾区西村街道、石围塘街道组成的第二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南口镇,全面开启第二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工作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乡村振兴相关文件精神和省委“1310”工作部署要求,在“百千万工程”统领下,深化党纪学习,制定工作制度,开展走访调研……连日来,工作队马不停蹄。龙小军告诉新快报记者,如今农业没有规模成不了气候,发展旅游也要连点成片,“在第一轮工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不能局限在一个村,要突破壁垒,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南口镇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抓党建明责任
建强“作战堡垒”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第二批工作队深刻认识到,建强一个有力的党支部是确保帮扶工作高效推进的关键。因此,在抓紧走访调研的同时,工作队结合帮扶工作实际情况,加强学习,开展专题讨论,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构建了一个团结、务实、高效的战斗堡垒。同时积极与其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党支部共建协作,探索帮扶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了相互协同、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帮扶工作有序开展,工作队实行任务清单制,将帮扶工作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队员、每个岗位,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形成了人人有任务、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定期分析机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凝聚一条心,劲往一处使。进驻后仅两周,工作队就对第一轮帮扶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并走访12个村、3家企业,接待1家来访企业,围绕防返贫、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队在走访中得知,困难学子小赖刚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本科大学录取,但面对学费和生活费却一筹莫展,工作队党支部马上联系相关部门及爱心企业、人士筹集助学金,为小赖铺平求学路。工作队表示,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不仅是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效,更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也让工作队有了一种成就感。
“南口镇有46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我们正抓紧调研,计划花一个月时间全部走访一遍,再分别对重点村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一份详细的三年工作规划。”龙小军如是告诉新快报记者。
深调研找思路
快速对接产业项目
工作队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紧紧抓住产业振兴“牛鼻子”,因此走访调研中,对当地特色产业进行了重点考察,包括南龙村稻虾稻鱼共生研制基地、荷田村香水柠檬、瑶美村蔬菜大棚、竹香村茶叶种植等,力求找准产业帮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从南口镇圩镇开车,几分钟就到了南龙村,站在村口举目望去,连片的稻田绿意盎然。“这是南龙村稻虾稻鱼共生研制基地,我们正计划从白渡镇引进‘稻虾共作’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公司广东亚洲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来做了实地考察。”龙小军说。
据介绍,这种“稻虾共作”是在种植巨型稻的稻田里养殖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团队通过匹配两者的生长周期,可实现一年两季稻虾共养,可让一亩稻田增收超过1万元,大大提升农田的土地附加值。
龙小军告诉新快报记者,工作队已经与广州企业接触,企业对过来投资水产生意很有兴趣,但企业张口就要的“700亩到 1000亩的鱼塘”成了问题,“南口镇一个村达不到这样的规模要求,必须几个村联合,将鱼塘集中起来,才能进行规模化的打造。”
“现在去村里,我都要先问有多少鱼塘。”龙小军笑着说,“我们希望在南口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联合各方资源,打破一些壁垒,形成合力,推动水产养殖从基地发展到产业园,从一产养殖发展到二产水产加工,不断提高农业附加值,真正推动强村富民。”
聚焦三产融合
助力农文旅发展
南口镇位于梅县区西南部,毗邻兴宁市,是以前梅县前往广州的交通要道和隘口,享有“华侨之乡”的美誉,拥有侨乡古村落、广东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南源世第家风家训馆、车陂村香水柠檬种植基地、侨乡开心农场等历史文化、生态农业、休闲娱乐等旅游资源。
走访座谈中,南口镇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给工作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工作队谋划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侨乡村是“广东省古村落”,至今保存着较为完善的客家传统民居108座,其中以“南华又庐”为代表的31座百年客家围屋建筑风格多样,十分难得。来到侨乡村,不仅可以欣赏各具特色的客家围屋,还能到侨乡开心农场畅玩一番,月亮索道、草坪蹦床、抓鱼挖沙、田园大冲关等50种游玩项目任君选择。
“去年游客达到七八万人,今年因为雨水天气,游客受到一些影响,不过我们正在邀请表演团队、网红达人,多渠道加强宣传,积极吸引人气。”开心农场工作人员说。对此,龙小军表示,接下来将与经营企业沟通合作,招商引资,进一步提升环境,完善设施,提供吃住玩一条龙的服务,让游客玩得好,吃得好,留得住。
“旅游资源同样要整合,如何把这些资源串珠成链,是我们要重点发力的工作。”龙小军说,梅龙高铁即将开通,梅州旅游即将迎来大发展,工作队将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南口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将稻虾稻鱼养殖与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体验相结合,打造特色品牌,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工作队介绍,目前正加紧梳理南口土特产,将进行公司化管理,围绕品牌打造做好“土特产”文章;同时也在积极联系妇联等部门,将联合多方资源对留守妇女开展职业技能培育,联系当地妇女干部、女企业家、三八红旗手等妇女骨干力量,树立榜样,传授经验,为广大妇女投身乡村振兴提供助力和平台。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