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培育9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33家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
新快报讯 9月3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栏目,汇报了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关工作情况。
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曲晓杰介绍,自2021年起,省工信厅率先制定出台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并持续实施。同时,围绕AI、5G等技术因地制宜地动态推动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广东拥有众多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有1400余家,这些骨干企业凭借着强大的资金、人才、技术等丰富资源,围绕自身发展实际需求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针对全省750万余家中小企业,省工信厅聚焦“链式改造”,依托省内龙头企业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牵头,建设基于自身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需求,研发一揽子针对中小企业的小、轻、快、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此外,广东设立四个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并投入10亿元财政资金,在全省14个地市开展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曲晓杰透露,这部分资金80%以上将用在制造业改造,尤其是设计、制造工艺以及软硬件的补贴。“目前我们正按照‘链式转型’的模式,推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郑华透露,广东是首批2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之一,目前已经培育了9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33家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围绕广东主导产业进行布局。与此同时,今年省工信厅选择了广州3家美妆龙头企业作为重点行业进行试点,旨在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平台,具体工作正在推进中。
采写:新快报记者 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