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中国民营车企“三巨头”2024年半年报的成绩单悉数交出,从营业收入、净利润、毛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来看,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三巨头”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加大智能化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均是它们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
也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所提到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共识,电动化、智能化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在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竞争的关键时期,如何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如何海外布局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实现销量与业绩的“双保”
“三巨头”所依托王牌不一
通常情况下,销量与业绩是相辅相成的。从财报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中国民营车企“三巨头”在猛打“价格战”的车市中实现了销量与业绩的“双保”。
比亚迪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报告期内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76%;净利润136.31亿元,同比增长24.44%;扣非净利润为123.15亿元,同比增长27.03%。毛利率方面,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毛利率上升约26.42%至约602.67亿元,毛利率由2023年上半年约18.33%上升至期内约20.01%。
对于公司毛利率上升,比亚迪在报告中表示,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增加所致;下半年,政策和产业共振向上将助力新能源渗透率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也因市场的好表现有利可得。吉利汽车表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盈利性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在于,其在2024年上半年的总销量完成率整体提升,未来几个月随着销量的增长,其毛利率应该会稳中有增。记者注意到,近期吉利汽车还将其2024年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2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70%,出口销量同比增长45%。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46.6%;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574.7%至106亿元;实现扣非股东应占溢利33.7亿元,同比增长114%。汽车毛利率方面,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毛利率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至15.1%,同时平均单车销售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0.1万元提升至10.54万元。
至于长城汽车,据其2024年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长城汽车实现营收914.29亿元,同比增长30.67%;净利润70.79亿元,同比增长419.99%,扣非净利润56.51亿元,同比增长654.04%;基本每股收益0.83元,同比提升。毛利率方面,长城汽车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20.7%,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创下了自2017年年中以来的最高点。
长城汽车表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海外销售增长、国内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以上也不难发现,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三巨头”在市场所依托的王牌并不一样;其中,比亚迪靠新能源“打天下”,吉利汽车是“油电”双线齐增长,长城汽车则是靠在海外市场打拼回来的“战绩”。
重研发、重出口
都是“三巨头”不可或缺的战略
当下,汽车智能化浪潮正在加速,智能化创新已然是车企角逐市场的关键要素之一。但作为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长周期行业,汽车产业竞争也高度依赖技术创新和规模优势,想要在智能化赛道抢占先机并分到红利,势必需要车企“烧钱又耗时”。
无疑,从财报数据来看,中国民营车企“三巨头”愿意做好这件“烧钱又耗时”的事情。
今年6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透露,目前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工程师团队已接近5000人,未来公司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聚焦包括生成式AI、大模型等在内的技术进行研发。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1.64%至201.77亿元,超同期净利润,创历史新高,且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比亚迪对外展示了不少其在智能化领域上的成果,比如今年5月底发布第五代DM技术,开创油耗“2”时代;今年8月发布全球首个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平台,也就是腾势全新专属技术“易三方”;甚至在中期报告发布的前一天,比亚迪还宣布与华为的智驾合作将全面落地于旗下子品牌方程豹。
吉利汽车方面,其早在2021年便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目前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人工智能、芯片等智能化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也加速了产品落地。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研发总投入同比增长17.9%至70亿元,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创新。
至于长城汽车,其在去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10亿元,今年上半年也在加大投入力度,研发投入达41.85亿元,同比增长19.24%。目前,长城汽车推出了新一代智驾系统Coffee Pilot Ultra和智慧空间系统Coffee OS 3,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长城汽车在智能化领域走在了行业前列。产品方面,也有坦克700 Hi4-T、新一代哈弗H6等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新能源车型投放到市场中。
如果说车企把加大智能化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当作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那发力海外市场便是其二,这是车企们寻求增量的空间。这一点,在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三巨头”的财报数据上也有所体现。
在海外市场方面,随着全球化布局加速,比亚迪也在推动本土化生产。上半年,比亚迪的乌兹别克斯坦工厂、泰国工厂已经投入生产。同时,比亚迪正筹备墨西哥工厂选址、土耳其工厂和柬埔寨工厂建设等。截至2024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巴西、德国、日本、泰国等77个国家和地区。销量方面,上半年比亚迪累计出口汽车20.3万辆,同比增长173.8%。
而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出色的业绩表现,有很大一部分功劳也要归于其海外市场业务。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出口19.7万辆,同比增长超67%,海外市场增速持续领先行业大盘。
长城汽车也是如此,其总销量的同比增长,主要由海外市场带动。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海外销售19.98万辆,同比增长62.09%。长城汽车表示,公司聚焦产能在地化、经营本土化、品牌跨文化和供应链安全化的“国际新四化”,推动研、产、供、销、服全面出海,计划2030年实现海外销售超百万辆。
■新快报记者 罗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