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5日,佛山市三水区召开2024年教育工作大会,对品善教育基金奖教奖学获得者进行奖教奖学,并表彰一批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同时,大会还认定了一批“四名”人才,属地高校与区政府进行了合作签约,通报“十四五”以来三水区教育工作成效及未来发展规划,推动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1年至今累计投入约18亿元
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
会上,佛山市三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士韧通报三水区“十四五”以来教育工作。据悉,“十四五”期间,三水区教育工作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双十百千万”工程,2021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约18亿元,新改扩建幼儿园12所、义务教育学校8所,推动约30所中小学校扩容,共增加学位21613座。户籍生和政策性借读生100%入读公办学校,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在90%以上。
三水区提出,建立人口增长与学位供给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机制、公民办学校资源共享机制、学位正常增长保障机制、宣传监督机制等四个机制,加快推动季华中学扩建工程,新建云东海、白坭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进一步探索幼儿园“民转公”工作,推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
435名先进个人获表彰
擦亮“品善教育,乐学三水”品牌
在教师队伍方面,三水区盘活编制资源,加大招引力度,近四年来共招聘编制教师1073名,充实了教师队伍力量。同时,大力实施“大城名师”工程,高质量打造69个区级以上名师工作室,加强“四名”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遴选认定名书记、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共297人,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年富力强的“好校长”“好老师”队伍。会上宣读了《三水区教育局关于三水区基础教育名书记、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拟扶持认定名单的通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次大会,三水区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的435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向全区约1400名师生获品善教育基金奖教奖学。这也是三水区品善教育基金连续4年进行奖教奖学。自2021年以来,三水的企业家陆续向品善教育基金捐款2660万元,并定向资助11所学校体育馆、校舍建设及教学设备提升,连续四年奖教奖学助学约2千人次,“品善教育,乐学三水”品牌越来越响。
依托季华中学打造科创教育品牌
探索成立少年科学院,培育科创人才苗子
三水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导向,围绕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而依托季华中学打造科创教育品牌就是其中一招。
2024年7月份,市区两级组建成立市直属佛山季华中学,由科技界“大咖”——科技部原副部长、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主席、季华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曹健林担任荣誉校长,与季华实验室省级平台合作办学,与国内知名学校、科研院所共办实验班、特色班,实施“双高衔接”计划,着力打造一所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引领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标杆学校。
据悉,季华中学首年招生工作火爆,佛山市填报季华中学优先批志愿人数达5275人,录取77人,生源质量显著改善,得到了社会面初步认可。
“三水不乏优秀的学生,如何把优秀的学生留下来?”佛山市季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卫东表示,季华中学将向上对接国内知名高校,比如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芯片重点实验室联合打造“少年中国芯工程”,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科技创新人才优质生源基地等;向下辐射区内中小学校,组建三水区少年科学院,实现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贯通培养。
横向上,三水聚合校际空间,对内整合佛山一中、石门中学、顺德一中等市内名校资源,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助共赢;对外拓宽“教育朋友圈”,与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高州市第一中学等市外名校加强教科研交流,增强季华中学的办学影响力和辐射力。
接下来,三水将抓住市区共建黄金机遇,加强佛山市季华中学建设提升,用好季华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等优质资源,探索成立少年科学院,培养科创人才苗子,努力实现“一年见成效、三年见大效、五年成名校”的目标,引领全区学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三水区委书记李军充分肯定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佛山市季华中学落子三水,给三水教育送来了办学规格的提档升级、经费资金的充分保障、教学管理团队的顶级配置3个大礼包。这是来自市级层面的机遇。”他表示,接下来,三水还将在佛山市的支持下推动学校扩建,规划新增学位1800个、办学规模扩大至4200人,同时新建综合楼、宿舍楼、学术中心、体育馆等办学配套设施,为学校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不断缩小教育差距
满足三水群众“上好学”的期盼
值得一提的是,三水区还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做大做强职业教育集团,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实训基地,助力佛山创建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同时,积极链接优质资源,推动高校与三水区镇街深化合作共建,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
会上,三水区政府与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商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三家属地高校签署合作共建备忘录。
此外,围绕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三水还将深度融合集团化办学和“名校+”工程,加强5个教育集团建设,完善集团化办学评价考核机制。深化10个学前教育共同体建设,加强乐平镇省级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建设,辐射引领镇域各幼儿园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民办教育发展水平,坚持公民同建,全面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健全校际规模动态调整激励机制,谋划组建公民同建城乡教育共同体,以强带弱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会同有关部门抓好100多所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确保“全办证”“全纳入”。
“三水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教育生态越来越好,潜力十足。”佛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黎妍表示,三水区要努力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更好地满足三水群众“上好学”的期盼。
(文/李艳 通讯员 三宣 图/三水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