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为应对近期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疫情,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8月1日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零售药店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管理的告知书》,宣布即日起对47种药品实施实名登记销售制度。其中,感冒灵(所有口服剂型)、感冒清热颗粒和板蓝根(所有口服剂型)被列入重点管控目录,成为市民应对发热、关节痛等核心症状的合规储备药品。
疾控监测数据显示,7月以来佛山报告基孔肯雅热疑似病例较去年同期增长230%。该病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高热(39℃以上持续3-7天);致残性关节疼痛(约68%患者出现手腕、脚踝剧痛);躯干皮疹(约50%患者伴随皮肤病变)。佛山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当前高温多雨天气延长了蚊虫活跃期,社区传播风险持续升高。”
根据新规,当下市民购买目录内药品感冒灵、感冒清热颗粒以及板蓝根时,需扫码登记身份信息,并主动申报发热、皮疹、关节痛症状及蚊虫叮咬史。老年群体可由家属或药店人员协助登记,相关部门承诺严格保密信息,仅限疫情防控使用。“此项实名登记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精准追踪感冒灵、板蓝根等关键药品的流向,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佛山市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被纳入实名登记目录的产品,如白云山感冒灵、白云山板蓝根和白云山感冒清热颗粒,因其明确的防疫价值而备受关注。白云山感冒灵核心成分包含国家诊疗方案推荐的对乙酰氨基酚,能有效缓解高热、头痛及四肢酸痛。其复方制剂配方协同作用,还能改善咽痛等伴随症状。白云山和黄中药首家引入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种植药材,从源头确保感冒灵所用药材的安全性、高品质及药效的稳定性。同时,应用先进的指纹图谱技术对感冒灵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质控,保障每一批次产品的高质量与一致性。白云山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传统功效,抑制病毒复制,辅助改善咽痛等早期不适。白云山板蓝根独家具有较高含量的吲哚类抗病毒成分,抗病毒抗炎并重。同样得益于白云山和黄中药的GAP基地建设和指纹图谱技术应用,板蓝根产品的药材来源可靠、药效稳定、质量可控。白云山感冒清热颗粒作为辛温解表剂,对于基孔肯雅热早期或伴随出现的风寒束表症状(如恶寒明显、无汗、头痛身痛)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其组方严谨,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专家表示,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和新的购药政策,不必过度恐慌,但需科学认识和积极应对。当前推行的药品登记制度,正是连接个体防护与公共防疫的关键纽带。购买时请务必配合实名登记工作,这是为自己、家人、整个城市构筑安全防线的关键一步。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