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今年秋季学期广州市全市新开办公办中小学(校区)51所,包括幼儿园26所、小学15所、初中2所、九年制4所、完全中学1所、高中3所,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约3.38万个。9月4日—5日,新快报记者走进多所新启用学校,实地探访新校有哪些亮点。此次探校类型丰富,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综合高中等,跟随记者脚步一起看看吧。
广州市海珠区南燕幼儿园中冶园区:办园规模为8个班,设有多个功能室
9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广州市海珠区南燕幼儿园。这所幼儿园是由广州市海珠区南燕小学举办的事业单位公办幼儿园,中冶园区位于海珠区中冶·逸璟公馆小区内,占地2700㎡,建筑面积2221㎡;办园规模设置8个班,目前新学期开有5个教学班,分别是1个大班、1个中班和3个小班,合计幼儿140名。
记者看到,园内设有师生阅览区、多功能音乐厅、美工创作室、科学探索室等等功能室,户外设有运动场、跑道、大型玩具、沙池、戏水池、种植趣园、山坡隧道等。
广州市海珠区南燕幼儿园园长梁燕红介绍,幼儿园秉承“由心出发、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以幼儿发展需求为根基,回归儿童本真生活,提供可选择、激创造、能操作的开放性环境,引导激发幼儿内在学习驱动力。幼儿园课程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秉承“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幼儿”的课程理念,基于幼儿发展需求,以问题为导向,以大自然 、大生活为线索主题,构建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化“朴•趣”南燕幼儿园课程体系。
广州市白云区颜乐天纪念中学:复办初中、新办高中,与铁一实行“五同步”
9月4日11时,记者来到广州市白云区颜乐天纪念中学。据介绍,该校自2019年停招五年后,2024年起复办初中、新办高中。在广州市铁一中学的全力帮扶下,学校扩充为具有初中及高中学位的公办完全中学。目前学校第一期翻新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教学楼、操场、食堂以及宿舍等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新学期迎来6个高中班,5个初中班开学,其中高一共300人,初一共214人。
颜乐天纪念中学校长余莹介绍,学校在管理上实行与广州市铁一中学“五统一”原则,教学上执行“五同步”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打造出基于“乐文化”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据介绍,为了积极响应“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的要求,颜乐天纪念中学用心打造了教学楼架空层。学校3栋楼宇组成的E字型结构的架空层里,分别打造了艺术主题空间——悦动台、阅读主题空间——阅动馆、运动主题空间——跃动轩,同学们可以在课间十分钟实现跳舞、弹琴、下棋、唱歌、朗诵、阅读等多样化需求,达成课上认真学习、课间充分放松的效果。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智谷校区:将与各校区形成十二年教育体系
2024年,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智谷校区以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正式开办,以满足天河区东部居民对基础教育优质学位的需求。9月4日下午2时,记者走进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智谷校区,据介绍,目前学校配备有足球、篮球、游泳、射箭、攀岩等运动场馆,中学部及小学部活动空间相对独立,学习生活环境静谧舒适。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校长邓清平告诉记者,今年广奥智谷校区招收小学一年级四个班,初一年级20个班。“未来智谷校区将形成48个班的教学规模,与改造后的黄村西校区、车陂北校区形成完备的十二年教育体系。”邓清平说。
值得一提的是,智谷校区着重打造“科技+”特色。校方介绍,新校区新建了高标准的学科实验室、计算机室、综合课室、头脑奥林匹克创意中心、艺术中心等学习空间,实现同类学科群的学习空间互联互通。同时配备了基础类、拓展类、提升类等不同层次的科学探究实验室,包括智能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生物组培以及创客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特色课程方面,智谷校区打造“i-思维课堂”教学品牌,探索个性化、合作式、项目式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创新实践、体艺兼长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首批综合高中新生开启校园生活
今年广州中考,综合高中招生情况备受关注。目前,首批综合高中新生已经迎来新学年,他们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9月4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贸易职中”),了解该校综合高中高一新生的开学情况。
当天,在该校的操场上,一场新生团建活动正在进行,同学们按班级围坐在一起,欢笑声此起彼伏。“我是中考以633分的成绩考进来的,第一志愿落选后进入了贸易职中的综合高中。”高一三班张润泽同学向记者分享了自己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因为贸易职中是广州首批综合高中试点校,我认为学校会非常重视我们的学习教育。”目前,已经开始上高中课程的他感到知识点密集,虽然比较吃力,但老师热情地帮助自己进行初高衔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未来,张同学也有着明确的目标:“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能力素养,争取在三年后的高考考个好大学。”
“综合高中最大的特点在于课程、师资、体系的融合。”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校长温栈洪介绍,学校强化了综合高中师资配备,选调区内各普通高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优势学科的7位骨干教师到综合高中任教,并已完成9名学科教师的招聘,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两年以上高中任教经验。据了解,贸易职中综合高中录取平均分为602.5分,高出普高线100分,录取分数线、平均分排名五所综合高中高首位。
贸易职中团委书记、物理老师戴毅津来自广州市第七中学,他表示,目前备课组针对生源的变化进行了备课的调整,将会更加侧重基础巩固的内容,让学生在学科上建立学习信心。
广州市花都区空港学校:高颜值、有内涵,家门口的公办学校
白墙拱顶,一步一景。9月5日上午,记者走进花都区空港学校,触目所及是崭新的阶梯教室,充满岭南特色的绿植,还有绿波荡漾的观景池。甫一走入校园,就被它的高颜值所吸引。
作为花都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花都区空港学校不仅是一所高颜值的学校,同时也是附近村镇居民家门口的学校,满足了不少家庭的就近入学需求。花都区空港学校校长江汉权介绍,学校规划办学规模为36个小学班、15个初中班,共51个班级。校内还配备各种专用场室,包括音乐室、午休室等,可满足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学校定点招收包括东湖村和平西村等位于安置区的居民的子女入学,让附近的孩子们不必前往城区就能入读公办学校。”江汉权说。
兴建于1925年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思明西校是学校的地标建筑,为学校增添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高颜值的校园设计正是与思明西校相呼应,结合思明西校旧址建筑特色进行了修缮及活化利用。
“学校在办学上,也将围绕‘思明’和‘空港’搭建育人体系。”江汉权提到,学校在人文课程上,会着重以“思明”为核心,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培养爱国、爱乡,深入思考,明辨是非的学子。科学课程上,会着重以“空港”为核心,形成具有现代视野的校本课程,培养热爱科学、永攀科学高峰的学子。
此外,花都空港学校毗邻广州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江汉权表示,今后也会加强和广州六中花都校区的联系,在特色课程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交流。
广州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在古建筑群中上传统文化课 形成“一校三区”新格局
在古建筑群里上传统文化课,你有没有想过?9月5日上午,记者走进广州市第六中学(花都校区),探访学校如何做到办学与历史传承相结合。广州市第六中学副校长江玉军透露新校区一大特色是结合周边文物和传统村落风貌特点,创造性地将树滋庄古建筑群改造为“六艺书院”功能区,未来将实现在古村落讲授传统文化课程。
走进六中花都校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岭南特色。学校依照传统书院“择胜地”“依树林”的选址传统,外观以“青砖、灰瓦、六中蓝”为主色调,教学区楼栋与连廊围合成庭、院多层次空间,与古村落景观相映成趣,也为校园滋养传统文化气息。
江玉军介绍,在特色课程方面,花都校区将依托海珠区校本部和花都校区属地教育资源,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三航”等课程,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资深文化专家授课。学校毗邻机场,可利用地域优势,常态化、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教育,拓展学生视野,与“国防七校”“三航”科研院所联合研发校本课程,将“航空、航天、航海”打造为六中科学教育新特色。
伴随着花都校区的落成,广州六中教育集团目前已形成“一校三区”(海珠校区、从化校区、花都校区)的办学新格局。江玉军表示,三个校区在办学理念、教学计划、评价体系、考核体系上保持一致。新校区的师资结构分三类,六中本部的具有丰富的管理和教学经验的骨干老师、提前在全国招聘,本部在岗教学了2-3年的教师以及新招聘的老师,人数比大致为1:1:1。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市六中(花都校区)于今年9月已完成初中8个班的招生,预计2025年将招收第一届高一新生,具体招生计划以明年市招考办公布为准。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四小附属珑华小学:场、馆、室有机结合 未来办学规模24个教学班
今年开学季,花都区新华四小附属珑华小学迎来两个班共88名一年级新生,承接周边配套小区适龄儿童入学,预计未来办学规模为24个教学班。9月5日下午,记者走进珑华小学查看入学情况。
“学校高标准建设‘场、馆、室有机结合,云、地、岛相辅相成’的学习空间。”新华四小附属珑华小学校长陈尚喜说。良好的校内设施建设为孩子提供了舒适的发展空间。走进智慧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配备舒适座椅,为孩子提供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学校还高标准建设田径场、篮球场、校史馆、舞蹈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心语室、电脑室等功能场室,满足孩子成长需求。
在课程体系方面,陈尚喜表示,学校将依托新华四小研制并实行多年的“至博课程”育人体系,开设近百项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开设智慧阅读课程、“二十个一”学生成长课程、“STEM”课程和“人工智能+”课程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邓善雯 陈钰涵 通讯员 穗教宣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