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自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茶滘街道与贵州省惠水县摆金镇正式建立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关系以来,茶滘街道聚焦摆金所需,竭尽茶滘所能,累计投入固定帮扶资金80万元,精准滴灌摆金镇四个行政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为摆金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的“茶滘力量”。
聚焦急难愁盼,办好民生实事
茶滘街道的帮扶,始于精准的调研和务实的规划。帮扶干部深入摆金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倾听民声,了解民需,将有限的帮扶资金用在刀刃上,优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
精神文化“提气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关键。茶滘街道2021年帮扶10万元资金支持毛栗村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重点实施毛栗村一组510平方米球场建设和体育设备增设、毛栗村三组球场修缮和体育设备、毛栗村三组文化墙建设及墙面粉刷等公共设施完善提质,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畅通产业“致富路”:产业要发展,基础需先行。茶滘街道瞄准制约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2022年投入资金20万元支持毛栗村、斗底村在生产关键要道修通机耕道长10公里,宽3.5米,16个会车道,惠及群众172户,带动两个村近500亩撂荒地恢复种植。2023年在斗底大坝关键段生产路硬化长600m、宽3m、厚10cm的产业路,方便大坝700余亩田种植,覆盖种植农户92户。
一条条平整宽阔的道路延伸到田间地头、产业基地,盘活了撂荒地,大大改善了农资运输和农产品外销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乡村产业发展铺就了坚实的“快车道”。
点亮乡村“暖心灯”: 针对毛栗村夜间出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茶滘街道于2023年投入10万元帮扶资金,在两个自然寨的关键路段实施了“光明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惠及群众87户365人。“以前晚上出门要打手电筒,现在路亮堂堂的,串门、赶集都方便安全多了!”一盏盏路灯,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温暖了大家的心田。
引水润泽一方沃土,推动兴业强村富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茶滘街道的帮扶,不仅推动摆金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更在特色产业培育上结出了硕果。
海花草(水苔)是摆金镇斗底村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品质优良,市场前景广阔,但传统晾晒方式受天气制约大,阴雨天极易导致霉变损失,影响品相和售价。
茶滘街道2021年投入帮扶资金10万元援建了摆金镇斗底村海花草晾晒场建设项目,实施海花草晾晒场硬化710平方米,海花草储存库房165.44平方米等,惠及种植户共79户。
宽敞平整的水泥场地配上必要的遮雨棚设施,让种植户告别了“看天吃饭”的历史,大幅降低了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损耗,保证了产品干燥均匀、色泽纯净,显著提升了海花草的品质等级和市场竞争力,成为打开群众增收致富之门的“金钥匙”。“有了这个晾晒场,再也不怕下雨天海花草烂在地里了,晒出来的品质好,能卖上好价钱!”种植户们喜笑颜开。
针对高海拔地区的冗拱村部分农田灌溉水源匮乏的难题,茶滘街道2024年帮扶10万元援建了冗拱村灌溉提灌站建设项目,实施冗拱村灌溉提灌站建设1处10㎡,并配套7.5KW水泵安装1台,水管安装796m,将龙骨坡水库的水成功引入冗拱200余亩“干渴田”。有效解决了78户农户农田“望天收”的困境,保障了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种植的用水需求,为农业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摆金镇关山村发展辣椒产业的规划,茶滘街道精准投入10万元帮扶资金,于2024年支持关山村建设了11个标准化辣椒产业大棚,建设面积3050平方米,进一步扩大了关山辣椒育苗产业的发展,实现育苗22000盘,累积覆盖种植1200亩辣椒,带动关山累积种植辣椒500余亩。
关山大棚成为辣椒育苗、种植、示范的基地,育苗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余元,带动了关山村78户农户参与种植,销售后预计能带动群众增收100余万元,辣椒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小辣椒”正逐渐成长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从照亮归途的盏盏路灯,到畅通发展的产业道路;从滋润田野的源头活水,到晴雨无忧的海花草晾晒场,再到孕育希望的辣椒大棚。五载倾情帮扶,结出累累硕果。茶滘街道的深情厚谊已深深融入摆金镇发展的脉络,两地携手并进、双向奔赴,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冯盘艳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