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联分会2024年8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出炉。
数据显示,8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90.5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增长10.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销量达1347.2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8月常规燃油车零售销量为87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增长4%,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则达102.7万辆,同比增长43.2%,环比增长17.0%。
这也意味着,继7月之后,8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再次突破50%,达到53.9%。新能源车进入高速渗透期,对汽车产业有何影响呢?传统合资车企又将如何应对?
从51.1%到53.9%,新能源车8月渗透率再创新高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探索阶段、培育阶段,进入到快速成长阶段,甚至是高速渗透期。
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1%。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比原定的2035年国家规划目标提前了11年。而在刚刚过去的8月,新能源汽车依旧气势如虹,渗透率不仅再次突破50%,还创新高,达到53.9%。
这背后,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了汽车报废更新政策进一步发力,地方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国家呼吁反内卷后终端价格开始趋稳,消费持币观望情绪进一步缓解,整体车市热度有所回升以及车市能源结构变化等。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的提高尤为重要。
此次报废补贴新标准中,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提高至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提高至1.5万元;乘联分会指出,由于报废更新的新能源较燃油车补贴多5000元的优势,新能源车市场消费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其中入门级纯电动车与狭义插混市场强势增长。
这一点,在统计数据上有所体现。比如A级纯电动车,乘联分会数据显示,8月批发销量为12.7万辆,占纯电动车份额22%,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而A00级批发销量为9.7万辆,同比增长15%。狭义插混方面,8月批发销量为34.5万辆,同比增长84%,在当月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中的占比为33%,较2023年末的23%增长了10个百分点。
除此以外,新能源乘用车的高速发展也与自主品牌的表现更加强势相关。乘联分会数据显示,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达到120万辆,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4%,国内零售份额同比增长11.4个百分点至63.4%,与同期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滑27%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在乘联分会统计的2024年8月狭义乘用车厂商零售销量TOP 6中,自主品牌占了四席,分别是榜首比亚迪、榜二吉利汽车、榜四奇瑞汽车和榜六长安汽车,一改过去前三“南北大众一通用”的格局。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自主品牌乘用车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新能源车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特别是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头部自主品牌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新能源化转型加速,“金九银十”表现可期
“新能源车月渗透率突破50%,就意味着‘电油大战’中电车呈现胜势。”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一旦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汽车市场中的占比过半,这将对汽车产业链、能源结构、交通出行方式、环保政策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最直接的体现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将会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也认为,新能源车月渗透率突破50%,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新能源车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显著提升。这一变化将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同时也会对传统的燃油车市场造成冲击。
“未来的车市将更加注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包括电池技术、驱动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车企需要积极应对这一趋势,加大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车型。同时也要关注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产品策略和市场布局,以适应新能源车市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在这个过程中,车企之间的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新能源车市的繁荣发展。”袁帅说。
那么,9月车市的展望又如何呢?
乘联分会指出,9月共有21个工作日,相比去年多一天,由于今年中秋节在9月17日,9月末没有提早休假,因此9月的有效销售时间较长。“金九银十”是车市的美好日子,今年的“金九”效果将更加突出,有利于销量提升。
同时,随着技术升级带来的高性价比车型涌入中国车市,叠加促消费政策的落地,前期购车群体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需求也将得到有效释放,推动消费升级趋向良好的增长;尤其是各地以旧换新政策的陆续出台,势必为“金九银十”的销量带来更好的促进。
崔东树预测,随着报废更新政策进一步发力,以及地方以旧换新政策陆续出台,在接下来的4个月(9月-12月)内,国内整体乘用车市场会呈现较好增长态势,全年肯定会实现正增长。
■新快报记者 罗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