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基医院再度递表港交所,主要更新今年上半年经营数据,替换其今年4月份已经失效的材料。财务数据显示,明基医院近三年的盈利十分显著。目前,国内大多寻求上市的民营医院仍未解决盈利问题,而明基医院的盈利与其较高的收费和服务人次的增加密切相关。
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明基医院目前在中国持有两家综合医院,分别是南京明基和苏州明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明基医院在全国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中排名第七,占中国的市场份额为0.4%;以2023年的床均收入计,明基医院在内地所有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中排名第一。
明基医院近几年业绩增长明显,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营收从22.24亿元升至26.88亿元,净利润从6907万元升至1.67亿元。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净利润出现分化,营收报13.30亿元,同比增加4.6%,但净利润报6340万元,同比下跌8.4%。饶是如此,明基医院依旧是民营医院中少数盈利的医院。
近年来,民营医疗机构迎来上市潮,仅今年就有陆道培医疗、树兰医疗、明基医院、佰泽医疗等相继递表港交所。不过从财务数据看,明基医院是上述几家医院中唯一盈利的民营医院。
整体上,明基医院的盈利与其高收费和住院人数增多有关。以南京明基为例,2023年南京明基的住院、门诊服务收入分别为9.09亿元、7.77亿元,同期所对应的次均住院费、次均门诊费分别可达到1.80万元、0.05万元。而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和次均门诊费分别为1.29万元和389.5元。南京明基的次均住院费、次均门诊费分别高出全国三级公立医院40%和28%。
值得注意的是,明基医院来自于医保结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左右,而在非医保结算部分,明基医院拥有更为自由的定价权。明基医院表示,定价的独立性,配合提供专科医疗服务及为患者带来极佳体验的能力,使民营医院成为寻求私人化及优质医疗服务的个人的理想选择,从而有助于民营医院优化收入来源。
外资办医资质受关注
明基医院的发展正是国内外资办医政策改革的缩影。由于明基医院的实际投资人来自台湾,受限于外资办医持股不超过70%规定,故南京明基和苏州明基创立之初分别引入国资医院持有30%股份。这种状况直至2015年,经过多轮股权变动后,明基医院终于实现对南京明基和苏州明基的全资控制。
2014年,《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发布,允许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7省市设立外资独资医院,外商独资办医开始松绑。不过在2015年,上述政策再次迎来收紧,明基医院外资地位变得尴尬。
今年4月份,明基医院第一次向港交所递表,5月份证监会便对明基医院发函要求补充材料,要求其说明发行前后是否持续符合有关外资准入政策等情况,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是否涉及国家禁止或限制外商投资的领域。
对于公司外资办医合规性的解释,明基医院招股书中称,根据相关规定,台湾服务提供商经大陆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台湾服务提供商在大陆设立独资医院限定在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和海南省。
不过明基医院亦表示,于大陆地区的扩张计划及业务运营可能因中国台湾股东于本公司的权益而受到影响,原因是彼等可能须就大陆地区的投资取得“经济部”投资审议司批准。
■新快报记者 刘艳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