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打造一应俱全的“5+陪读公寓”,解决学生家长“一直在路上”的难题;通过“陪读公寓”“陪读车间”,优先聘请陪读家长和困难群众就业……近年来,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惠水小组(下称“粤黔协作惠水小组”)紧盯农村教育需求,以惠水县王佑镇、羡塘镇、断杉镇等镇为试点,先后投入资金172万元,配合惠水县建成“5+陪读公寓”3处,解决山里娃读书的“后顾之忧”。
聚力盘活资源
“陪读公寓”建起来住得安心
“许多农村孩子要到离家较远的中心学校读书,导致边远地区陪读家庭负担较重。”为解决陪读家庭的难题,粤黔协作惠水小组助力惠水县建设“5+陪读公寓”,通过“专班”+“专项”摸清底数、“整合”+ “盘活”闲置资源、“东部”+“西部”多方筹资、“微利”+“免费”惠民服务、“就业”+“服务”造福群众,为深化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贡献“惠水方案”。
“全县走访学生家庭1800多户,其中陪读家庭339户,深入了解陪读家长的问题和需求。”粤黔协作惠水小组介绍道,通过组建陪读公寓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及时解决公寓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资源整合、集约利用”原则,开展闲置资产清查专项行动,充分利用闲置养老院、原镇级中心小学教师公寓、学生宿舍、原幼儿园教室等资源,改造成陪读公寓,确保建得起来、租得出去、住得安心。
在陪读公寓建设过程中,通过“政府主动、乡贤行动、群众参与”,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新乡贤会”示范引领作用,激活乡贤资源,筹集公寓建设教育基金。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关心与支持,参与人数从50多人发展到410余人。
王佑镇陪读公寓共入住115户304人,其中陪读家长114人,小学生168人,幼儿园10人,随同幼儿12人……粤黔协作惠水小组积极参与王佑镇“陪读公寓”示范项目建设,投入资金92万元,盘活原王佑幼儿园场地,建设陪读公寓139套,购置自习桌、凳子、热水器、电烤炉、围棋桌、饮水机等学习和生活用品,满足学生和陪读家长需求,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建立“陪读车间”
家长陪读就业两不误
“保本微利、方便村民”,断杉镇党委书记周德芳表示,该镇制定《“陪读公寓”费用收取管理规定》,明确“陪读公寓”在维持基本运转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房屋租赁情况,确定每套陪读公寓收费标准为1200元/年,水电费自理,切实减轻陪读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一提的是,为特困家庭、残疾人、大病户等特殊困难陪读家庭减免公寓租金,仅需缴纳水电费即可。
“陪读公寓”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公共区域常态化保洁,保安员、保洁员优先聘请租住陪读公寓的有劳动力且有就业意愿的陪读家长及周边的低保户、边缘户和零就业户,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从公寓租金中按保安员1500元/月、保洁员1200元/月的标准拨付工资,解决困难家庭就业。目前,全县共有27名务工人员到陪读公寓就业。
为最大程度减轻陪读家庭经济负担,惠水县探索在“陪读公寓”的基础上建立“陪读车间”,引进锡箔纸来料加工厂等技术含量低、上手快的项目进公寓,帮助家长实现陪读、就业“两不误”,持续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目前,已实现130余名陪读家长边陪读边就业,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3万余元。
针对陪读家庭遇到的子女教育问题、工作压力问题以及人际交往问题等,“陪读公寓”所在乡镇努力开展“文明相伴 护幼前行”“走好陪读路 静待花开时”等主题活动,发动当地志愿者及学校教师对“陪读公寓”的学生提供作业辅导、图书导读、兴趣培养、谈心谈话等志愿服务,邀请专家开展各类育儿课堂、心理疏导等活动,促进陪读学生及家长身心健康发展,惠及陪读学生和家长2100余人。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李凌波
校对:陈泽佳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