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23日,“岭南扇艺——当代岭南扇面画邀请展”在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十香园纪念馆)拉开帷幕。作为今年书院的挂牌开幕的项目之一,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日。
在中国古代,扇的品类繁多,其中最常见且与书画艺术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为团扇与折扇。通常扇面的尺幅较小,便于携带、利于把玩和交流。扇面绘画艺术从宋代画院精工细作的团扇绘画、到明清时期渐渐转变为文人自娱性的绘画样式,其功能的转化也带动了绘画风格的流变。在“二居”传世作品中,扇面绘画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一方面由于其善作小品,另一方面,文人雅士之间互赠扇子风尚非常流行。“二居”擅长的“撞水撞粉”技法,为人们呈现了岭南地区特有花草鸟兽的逸趣,同时给予了扇面绘画新的表现方式。本次展览在十香园纪念馆举办,不仅是对“二居”传统扇面绘画艺术的致敬,也是探讨“二居”扇面画对于当下广东画坛的意义。
据悉,本次展览精选了来自广州地区艺术家的优秀扇面绘画作品近百件,包括陈永锵、方楚雄、林淑然、郭莽园、周国成、廖宗怡、陈永康、蔡拥华、方楚乔、许敦平、周正良、马文西、万小宁、苏小华、黄唯理、张思燕、孙戈、张东、刘文东、刘羽珊、许晓彬、陈朋、朱颂民、李晓白、刘思东、罗奇、张铁威、宋陆京、朱光荣、刘菲菲、涂国喜、卜绍基、区广安、卢万华、梁培龙、李世云、孔繁乐、李夏夏等画家作品。涵盖工笔、写意,在题材选择方面既有花鸟,又有人物、山水,展现了扇面绘画在艺术上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例如,陈永锵老师创作了一幅《芳心予人》,作品中的兰花身姿轻盈、清婉素淡。方楚雄、林淑然合作《晨露》带领观众在清淡清新、平实温婉中找寻花鸟的意趣与情趣。
承办方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介绍,本次展览于今年向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及广大艺术家发出创作邀请,参展的每一件艺术作品背后都蕴藏着艺术家们深入的思考、浓烈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感悟。
《岭南花韵》刘思东、张思燕、黄唯理、金仁贵、张铁威、张森霖、姚涯屏、陈天硕、万测宇、黄汝鸿、谢争杰、黄亮等合作纵125cm,横245cm
漫步展览中可以看到,此次展览按照题材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人非过客”“花是主人”“袖中江河”三个单元,展现山水、花鸟、人物等丰富视觉内容。表现形式上,有细致的工笔、豪放的写意;色彩形式上,有灵动的水墨、浓烈的重彩,形式多样的优秀作品,吸引了不少爱好书画的市民前来观展。
据了解,广州岭南书院建设已被纳入2024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以及全市宣传文化系统重点项目,自9月底建成以来,累计举办岭南撷珍·十香园纪念馆馆藏国画作品展等展览、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及其理论的精神向度等讲座、广府新韵诵童谣、粤语字诂林、活字印刷术等群众互动体验活动,参与人数达5000以上。
除了活动、展览,书院还有更多惊喜等待市民游客前来解锁。据介绍,书院藏书已超3000册,不乏罕见珍品、善本,如清两广节署刊、傅增湘旧藏《纪评苏诗》,清乾隆版《白沙先生全集》,清刻本《学海堂集》等。书院将联动多方力量,书全年不间断开展“隔山讲堂”名家讲座(每周一场)、“岭南撷珍”艺术展览、“粤趣雅风”寓教于乐三大系列品牌活动,内容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民俗、非遗等领域,为公众持续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
采写:新快报记者梁志钦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