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25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广东消委会系统2024年第三季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三季度,广东全省各级消委会共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42343人次。处理消费者投诉187004件,同比上升85.6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3亿元,同比上升128.28%。其中,因经营者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投诉85件,加倍赔偿金额约4.40万元,各级消委会接赠锦旗或表扬信40面(封)。
据悉,第三季度商品类投诉77628件,同比上涨66.42%,占投诉总量41.51%。居商品类投诉前三位的是家用电子电器类(27119件)、服装鞋帽类(16184件)和日用商品类(13911件),共57214件,占商品类总量73.70%。其中,农用生产资料和家用电子电器投诉增速较快,分别同比增长203.08%和162.73%。而从细项看,与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移动电话机和服装投诉同比增量较多、增速快。此外,房屋及建材是少数下降的投诉类别,同比下降2.82%,分析认为与房地产市场热度下降有一定关系。
第三季度服务类投诉90942件,同比上升70.74%,占投诉总量48.63%。互联网服务(33681件)、电信服务(11928件)、教育培训服务(9526件)和文化娱乐体育服务(5630件)四大类投诉量较大,共60765件,占服务类总量66.82%。从整体看,各服务类别投诉基本都有所增长,其中受暑假、企业促销等因素影响,网络游戏热度攀升,相关投诉显著上涨。金融是唯一下降的服务类别,同比下降16.25%。
经典案例
中介服务良莠不齐,虚假宣传多惹纠纷
消费者陈女士因个人感情受挫,向某情感咨询服务公司咨询,工作人员承诺可让她一个月内与男友复合、两个月内步入婚姻殿堂,消费者遂支付15900元购买套餐,并签订一份协议,但该协议未明确具体服务内容和收费单价。之后,工作人员仅通过电话、微信跟消费者联系,同时让消费者自己看书学习。陈女士对其服务不认可要求退款,但此时情感咨询公司否认对“复合”有相关承诺,并指出提供的电话服务为2000元/小时。因协商无果,消费者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经调解,商家退还消费者6000元,合同解除。
涉老消费花样多,警惕意识需提高
喻先生的母亲在看直播时,被某公司推送的“0元”参加网络锻炼课程所吸引,于是便进行报名。课程中,客服不断宣称课程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百病不生”“女性子宫肌瘤消失”等,于是喻先生母亲前后四次共缴纳19000元,参加了更高极别的课程。喻先生发现后认为该课程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要求全额退款,但该公司只同意退回最后一次交的7880元,喻先生便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经调解,最终商家同意全额退款,案件调解成功。
摄影服务需求增加,消费乱象不容忽视
深圳消费者吴女士在某平台看到某摄影工作室仅收费200余元,号称“无隐形消费”的低价摄影套餐宣传,便到店购买。结果在销售人员不断推销下,吴女士最后购买了3000元套餐。在签订合同时,销售人员未让消费者仔细阅读合同,便引导消费者直接签字,并且替消费者勾选同意声明,待签字后才说明取消需收取30%违约金。事后,消费者了解到该店负面评价,便与商家协商退费,因未得到妥善处理,于是向深圳市消委会投诉。经调解,商家同意退款,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成功。
提前订房不可取消,酒店霸王条款引争议
消费者余女士通过某平台预订一酒店的客房,总费用1857.78元。付款后发现预订有误,便在五分钟内向平台发起退款申请。发起退款申请后,余女士从平台系统中看到其退款申请被以“超过最晚可取消时间”为由拒绝了。于是余女士又联系平台客服进行沟通,平台回复表示该订单有标注“不可取消”,故不同意退款。因退款无果,其便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经调解,商家同意退款,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成功。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粤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