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广州荔湾和贵州惠水立足两地资源优势,聚焦“做大特色,做强集群、做精消费、做优劳务”四大板块,加强两地协作,有效推动“四项行动”(即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产业集群打造行动、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劳务协作提升行动),迈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2024年,黔南惠水县预计可实现销售金额达9.56亿元,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做大特色产业 推动产业聚集
贵州黔南惠水县按照“从无到有、积极扶持、做大特色”的理念,全力扶持东西部协作企业在惠水发展壮大,逐步形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企业。
广药集团所属贵州省潮映大健康饮料有限公司,引领刺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带动周边县域刺梨种植面积超200万亩,受益农民超21.7万人,户均年增收7000元,刺梨顺利成为贵州第四张名片。广州越秀农牧有限公司,按照“环保场、健康猪、联农带农”发展理念,采用全密闭及连廊模式,应用环控、饲喂、疾防等先进智能系统,让生猪住进楼房,打造立体集约、环保智能、种养循环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今年以来,累计销售生猪11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成功带动黔南生猪养殖走向现代化。
近年来,惠水县安排协作资金1646万元,补齐特色产业设施项目9个、完善特色产业生产项目1个、开拓特色产业市场项目1个,进一步推动惠水特色产业集聚,延长及扩充惠水特色产业现有产业链。
加强两地合作 做强集群园区
两地按照“广东研发+惠水制造”“广东企业+惠水资源”“广东市场+惠水产品”等模式,2022-2024年,接续三年累计投入5000万元协作资金,全力完善“粤黔协作惠水食品科技产业园”硬件设施。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3027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资金1730万元,已经建成标准化厂房10100平方米,冷库1500平方米,目前已招引两家企业入驻(惠水誉师傅、喜逢源)并投产,每年收取租金收益约77万元。
中山大学科研团队的粤惠科技公司2022年入驻后,已成功开发出具有抗疲劳和免疫双向调节的“南天一柱”“东山壹号”等蝉花虫草破壁孢子粉系列产品,其中“蝉花虫草成人配方奶粉”,获“一带一路”国礼品牌产品殊荣。今年10月,与广州酒家合作的“蝉花虫草元气汤”一经面市,广受群众喜爱,已经步入粤港澳大湾区百姓餐桌。
做精消费帮扶 助力“黔货出山”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积极筹建“直采直供”基地,让“黔货出山”产品有保障,动员县内企业申报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目前已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6个,分别为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佛手瓜基地、惠水县濛江街道山河村蛋鸡场、惠水县羡塘镇蔬菜种植基地、惠水县好花红镇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贵州省惠水县嘉其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贵州均益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产品包含蔬菜、鸡蛋、鲟鱼等。
同时,运用好各类奖补政策,让销售企业有盼头,2021年-2024年共投入消费协作项目资金230万元,对惠水县农产品加工、种养殖基地、流通类、手工艺品生产主体,销售产品到广东或其他地区达到一定金额,且带动农户(含脱贫户)效果较好的,予以奖补,目前已奖补企业30余家,发放奖补200余万元。对销售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动员荔湾区结对街道镇办,全面助力开拓广东市场,其中广东省供销社下属天润集团、天嘉市场、沙面街道等场地已经达成租用意向。2024年,全年预计可实现销售金额达9.56亿元。
做优劳务协作 助力稳岗就业
让农民工找到合适、稳定的工作,关系到许多家庭的生活。全年,荔湾惠水两地开展劳务协作互访交流7次,签订《2024年劳务协作对口帮扶合作协议》,建立惠水驻荔湾区劳务协作站、驻潮州市劳务协作站两个劳务协作站,累计开展政策咨询、就业岗位推荐、法律援助等就业服务2300余人次,访企拓岗收集省外就业岗位1万余个。
同时,点对点人对人开发公益性岗位753个乡村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7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发放岗位补贴东西部资金补贴360余万元。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平台,参照“金象焊工班”培训服务模式,积极组织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大工程培训260人次。围绕广东省紧缺急需工种,按照企业需求,先后与广东美的集团、东莞德普特电子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办班,让更多惠水务工人员走向工作岗位。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通讯员 李凌波 赵继军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