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校训石揭幕、校史馆升级、邓铁涛纪念馆落成开馆、国家级创新平台揭牌……11月6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大学城校区举行百年校庆倒计时10天启动仪式。仪式现场发布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史略(1924—2024)》《世纪广中医·精诚人物传》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友之歌”《我们》,启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百年成果展,并为多个新平台和展馆揭幕。
传承校史文脉 促进深度融合
一大波硬件软件设备持续上新
当天,现场师生共同见证了“上医医国,先觉觉民”校训正式揭幕;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正式揭牌;校史馆升级改造暨邓铁涛纪念馆落成,同时,凝练广中医百年文化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史略(1924—2024)》《世纪广中医·精诚人物传》也正式发布。
“上医医国,先觉觉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建校发展基础——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校训。100年来,广中医人始终在这种家国情怀激励指引下,育人兴邦薪火相传,在颠沛流离的迁校办学、复课中,培养出一大批中医药大家,新时代的广中医人也将赓续红色血脉,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人民健康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依托高校建设的平台,正式落户广州中医药大学。平台将通过整合政府、高校和企业优质资源,聚焦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等医药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开展集中攻关。重点围绕心脑血管病、呼吸及感染性疾病中医经典名方产品开发等方向,通过打造一条以人才培养为“本”、技术研究为“魂”、学术引导为“法”、成果转化为“纲”的多领域、多环节的创新道路,促进教育、人才、创新、产业等多链条互联、互通,以打通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多环节创新通路,探索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在新时代的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及相关领域产教深度融合与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活动正式发布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百年史略(1924—2024)》《世纪广中医·精诚人物传》,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组织编撰和出版的百年校史。其中《世纪广中医·精诚人物传》收集整理了78位在各个领域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广中医人物,呈现了一代代广中医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足迹和成长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校史馆升级改造暨邓铁涛纪念馆在大学城校区落成开馆。校史馆展出的诸多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校以来的珍贵历史照片及文物,是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创立以来学校发展改革的重要见证。邓铁涛纪念馆是为纪念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而建立,通过展示邓铁涛的证书、奖章、手稿、书法、生活用品等展品,以六大主题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国医大师邓铁涛的生平事迹、卓越成就和崇高精神。
谱写“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大学新篇章
11月15日-18日将举办百年校庆系列活动
学校党委书记陈文锋在致辞中指出,世纪华诞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发展史上极具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开启新的世纪荣光与梦想的盛典,更是乘势而上、“在高原上建高峰”的冲锋集结号。
他勉励学校及附属医院的全体师生、教职员工,要涵养“上医医国,先觉觉民”家国情怀,弘扬“厚德博学,精诚济世”校训精神,用大医精诚铸魂、救死扶伤立心。他鼓励广大教职工要立足岗位本职用心用情育人才,当好教育家、医学家、科学家,争做良医、大师、名家,争做新时代“大先生”;广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奋斗,练好本领投身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做有家国情怀、专业技术精湛、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广中医人。要赓续先辈精神,传承以国医大师邓铁涛为代表的广中医教育家、医学家精神,传承和发扬好中医药事业。
他强调,要深入梳理建校办学百年历史征途,系统总结办学经验,丰富拓展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广泛凝聚创新发展力量,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大学新篇章。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伟宣读《广州中医药大学100周年校庆公告(第三号)》,介绍了学校百年校庆筹备情况和总体安排。11月15日-18日期间,学校将以“百年岐黄,逐梦一流”为主题,举办广州中医药大学传承创新发展大会、高端学术论坛、建校百年成果展、办学成果文艺展演、校友座谈、百年校史大型原创叙事体话剧等系列活动,以全面展现学校发展历程,总结办学经验,充分展现办学成果和精神风貌,凝聚学校发展力量,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根据安排,广州中医药大学将于11月16日上午举行传承创新发展大会。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廖晓键 谢文山
图片: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